[发明专利]一种混合动力汽车扭振主动控制系统及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53061.2 | 申请日: | 202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52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邵俊龙;焦璐;李捷;曾庆强;李凤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30/20 | 分类号: | B60W30/2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动力 汽车 主动 控制系统 设计 方法 | ||
1.一种混合动力汽车扭振主动控制系统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根据双质量飞轮的相关参数,建立双质量飞轮在拉普拉斯域的传递函数H1(s),根据电机相关参数建立混合动力扭振主动控制在拉普拉斯域的传递函数H2(s),使传递函数H2(s)同传递函数H1(s)等效,得到电机扭矩同发动机扭矩之间在拉普拉斯域的传递函数H(s);将拉普拉斯域的传递函数H(s)转换为z域的系统函数H(z),得到数字滤波器的系统函数,实现主动控制混合动力汽车扭振;
所述传递函数H1(s)描述双质量飞轮中副飞轮的角位移同发动机扭矩之间的传递关系;所述传递函数H2(s)描述电机转子的角位移同发动机扭矩之间的传递关系;所述传递函数H(s)描述电机扭矩同发动机扭矩之间的传递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发动机扭矩Tin(s)与电机扭矩Tmot(s)的关系:Tmot(s)=H(s)Tin(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双质量飞轮的转动惯量、刚度、阻尼,以及负载的刚度、阻尼确定系数,建立的双质量飞轮的传递函数H1(s),H1(s)为关于变量s的4阶多项式:
其中:
J1——双质量飞轮副飞轮的转动惯量
J2——双质量飞轮主飞轮的转动惯量
K——双质量飞轮弹簧的刚度
R——双质量飞轮的阻尼
Kx——负载的刚度
Rx——负载的阻尼
s——拉普拉斯变换的传递函数变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电机转子的惯量、负载的阻尼、刚度参数决定系数,建立混合动力扭振主动控制的力学模型在拉普拉斯域的传递函数H2(s):其中,H(s)为电机扭矩控制系统在拉普拉斯域的传递函数;
J——电机转子的转动惯量
Kx——负载的刚度
Rx——负载的阻尼
s——拉普拉斯变换的传递函数变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令H1(s)=H2(s),得到电机扭矩控制系统在拉普拉斯域的传递函数H(s):
,H(s)是关于变量s的4阶多项式,其系数由双质量飞轮的惯量、
阻尼、刚度,电机转子惯量、以及负载的阻尼、刚度决定;
其中:J1——双质量飞轮副飞轮的转动惯量
J2——双质量飞轮主飞轮的转动惯量
J——电机转子的转动惯量
K——双质量飞轮弹簧的刚度
R——双质量飞轮的阻尼
Kx——负载的刚度
Rx——负载的阻尼
s——拉普拉斯变换的传递函数变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H(s)的系数利用双线性变换法或脉冲相应不变法计算得到系统函数H(z)的系数c0,c1,c2,c3,c4和d1,d2,d3,d4,将电机扭矩控制系统在拉普拉斯域的传递函数H(s)转换为z域的系统函数H(z):
7.一种混合动力汽车扭振主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发动机、电机,由z域的系统函数描述的数字系统,建立根据发动机的实时扭矩,控制电机扭矩系统的扭矩,主动控制混合动力汽车扭振,其中,系统函数H(z)的系数c0,c1,c2,c3,c4和d1,d2,d3,d4,根据电机扭矩控制系统在拉普拉斯域的传递函数H(s)的系数利用双线性变换法或脉冲相应不变法计算得到;
电机扭矩控制系统在拉普拉斯域的传递函数H(s)是通过如下方式获得:根据双质量飞轮的相关参数,建立双质量飞轮在拉普拉斯域的传递函数H1(s),根据电机相关参数建立混合动力扭振主动控制在拉普拉斯域的传递函数H2(s),使传递函数H2(s)同传递函数H1(s)等效,得到电机扭矩同发动机扭矩之间在拉普拉斯域的传递函数H(s);
所述传递函数H1(s)描述双质量飞轮中副飞轮的角位移同发动机扭矩之间的传递关系;所述传递函数H2(s)描述电机转子的角位移同发动机扭矩之间的传递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306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