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态物流车的无线供电系统接收端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52290.2 | 申请日: | 202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12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何智;林钊;胡锦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赫兹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3 | 分类号: | B60R16/03;H02J50/00;H02J50/8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华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0 | 代理人: | 彭年才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 物流 无线 供电系统 接收 控制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态物流车的无线供电系统接收端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当Buck模块的稳定的实际输出电流小于电流阈值I3时,控制Buck模块的参考输出电流固定为峰值电流I1;当Buck模块的稳定的实际输出电流大于电流阈值I3时,控制Buck模块的参考输出电流设置在峰值电流I1,保持第一时间阈值N1秒,然后线性下降到额定电流I2,保持第二时间阈值N2秒,最后线性上升至峰值电流I1。当物流车的载重量达到最大值时,通过Buck模块的电流调整策略,使Buck模块的实际输出电流值达到峰值,以确保物流车在最大载重的情况下,能够短时间正常行进,在Buck模块短时间内能够承受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无线供电系统的产品成本,保障了动态物流车和无线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供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态物流车的无线供电系统接收端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线供电系统是指无线发射线圈与无线接收线圈通过磁场传递能量,实现电能的非接触传输。由于无线供电系统的功能性好、可靠性高、柔性好、安全性及使用寿命较高,再加上无接触、无磨损的特性,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无线供电系统分为发射端和接收端,在接收端往往会加一个Buck模块,通过检测自身的输出电压/电流和闭环调节使充电电压/电流趋于稳定,并且实现有效及时的保护。当负载为动态物流车载电机时,由于物流车的货物重量是不确定的,所以导致Buck模块的输出功率也是不确定的。一般Buck模块的额定输出功率会根据物流车的最大载重量来设计,保证物流车的货物重量在最大时,Buck模块的输出功率也能够使车载电机正常运行,不至于带不动车载电机,使物流车不能正常工作。
现有技术方案的缺陷:由于物流车的货物到达指定地点就会被卸下来,所以物流车的货物重量只会短时间之内保持最大载重量。如果根据物流车的最大载重量来设计Buck模块的额定输出功率,那么较大的输出电流会使无线充电系统的开关器件价格较高,从而使无线充电系统的成本较大程度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在短时间之内带动最大载重量的物流车的动态物流车的无线供电系统接收端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一种动态物流车的无线供电系统接收端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连通发射端电路,发射端进入工作状态,检测接收端电路工作状态;
控制Buck模块的参考输出电流线性增加至峰值电流I1;
判断Buck模块的实际输出电流与电流阈值I3的大小关系;
当Buck模块的稳定的实际输出电流小于电流阈值I3时,控制Buck模块的参考输出电流固定为峰值电流I1;
当Buck模块的稳定的实际输出电流大于电流阈值I3时,控制Buck模块的参考输出电流设置在峰值电流I1,保持第一时间阈值N1秒,然后线性下降到额定电流I2,保持第二时间阈值N2秒,最后线性上升至峰值电流I1。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接收端电路工作状态,具体步骤包括:
当Buck模块的输入电压值大于Buck模块的起始工作电压Vopen时,所述Buck模块启动,进入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当Buck模块的稳定的实际输出电流大于电流阈值I3时,控制Buck模块的参考输出电流设置在峰值电流I1,保持第一时间阈值N1秒,然后线性下降到额定电流I2,保持第二时间阈值N2秒,最后线性上升至峰值电流I1的步骤之后,具体步骤包括:
检测Buck模块的输出功率;
监测Buck模块的温度值;
当Buck模块的温度值大于预定的温度阈值T1时,关闭Buck模块的输出电流,并发出报警提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赫兹创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赫兹创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22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