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LE的交通信号传输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51845.1 | 申请日: | 202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97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凌;胡胜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安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95 | 分类号: | G08G1/095;G08G1/09;G08G1/081;H04W4/8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郭浩辉;颜希文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le 交通信号 传输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LE的交通信号传输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交通信号灯路口设置第一设备,一个所述第一设备对应所述当前路口的一个车道方向;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当前路口与周围的路口之间的距离确定所述当前路口的信号覆盖范围;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信号覆盖范围和所述第一设备发射交通信号时的路径损耗公式,计算得到当前路口的发射功率,并根据所述发射功率发射当前路口的交通信号;所述第二设备接收并显示所述第一设备发射的交通信号,所述第二设备设置在交通工具内。本发明技术方案实现了各个交通信号灯路口之间交通信号的精准覆盖,提高了交通信号的传输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号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LE的交通信号传输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交通信号指示灯的出现,使交通得以有效管制,对于疏导交通流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有明显效果。目前在各种十字交叉路口使用的交通红绿灯系统,主要是以红绿灯的亮灭来指示可以通行、禁止通行的状态,即红灯时禁止通行、绿灯时允许通行、黄灯时看情况通行。当跟车在大车后面时,由于红绿灯被遮挡,容易导致通过时已经是红灯,出现交通违章行为,或者,当遇上能见度较低的雨雾天而无法识别红绿灯信号时,也可能导致交通违章甚至交通事故。针对当前交通信号指示灯存在的缺陷,车载红绿灯信号指示系统是彻底的解决方案,它可以让驾驶员在车内了解前方路口的交通灯状况,做出提前减速、及时通行等响应,避免交通违章或交通事故。
现有技术的主要解决方案及存在的不足:
1、使用专用色彩传感器芯片完成光强度到频率的转换,通过识别红绿灯的色彩频率来自动识别出当前信号是红灯还是绿灯;该方案中,一旦有障碍物挡住红绿灯或者雨雾天气造成红绿灯光强度不足,则无法自动识别出交通信号灯的状态。
2.通过多个iBeacon基站进行信号覆盖,将红绿灯信号状态通过无线方式发送给iBeacon基站,手机端通过app软件以蓝牙方式接收iBeacon基站发出的红绿灯信号;该方案中,手机端app可能接收到多个基站的覆盖信号而造成红绿灯信号的误判。
3.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采用蓝牙主控制器将信号灯信息及位置信息传送给示倒计时的毫秒部分和交通信号灯的状态;其中,所述另一字节中的6位用于表示倒计时的毫秒部分,所述另一字节中的2位用于表示交通信号灯的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BLE的交通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交通信号灯倒计时的秒数部分发生一次跳变后,至下一次跳变前,所述第一设备根据预设的间隔时长计算所述倒计时的毫秒部分,并将计算后的交通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基于BLE的交通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均采用蓝牙LE Coded PHY传输所述交通信号,所述交通信号具体为采用扩展因子为8的FEC分组编码的广告数据包。
10、一种基于BLE的交通信号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交通信号发射模块和交通信号接收模块;
所述交通信号发射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路口与周围的路口之间的距离确定所述当前路口的交通信号覆盖范围;根据所述信号覆盖范围和所述第一设备发射信号时的路径损耗公式,计算得到当前路口的发射功率,并根据所述发射功率发射当前交通信号灯路口的交通信号,一个所述交通信号发射模块对应所述当前路口的一个车道方向;
所述交通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并显示所述第一设备发射的交通信号,所述交通信号接收模块设置在交通工具内。
沿路布置的蓝牙从控制器,智能终端接收蓝牙主从控制器广播的信息,结合自身的GPS定位位置信息过滤干扰信息,从而准确地将红绿灯信息提示给用户;该方案中,需要沿路布置信号源,且接收端需要配置GPS模块;因此该方案存在布局复杂、成本昂贵、功耗较大的缺点;同时,由于车辆驶离十字路口时,仍然会收到红绿灯信号而影响驾驶。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安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安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18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