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盔乌头的组培快繁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845919.0 | 申请日: | 2021-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53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 发明(设计)人: | 央金拉姆;尼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亿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9 | 代理人: | 陈霁 |
| 地址: | 850001 西*** | 国省代码: | 西藏;5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乌头 组培快繁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申请涉及植物繁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盔乌头的组培快繁方法,包括:(1)获取船盔乌头的种子;(2)对所述种子进行消毒处理;(3)将经过消毒处理的所述种子接种到初始培养基上,进行启动培养,得到第一无菌苗;(4)截取所述第一无菌苗的中间节段,并将所述中间节段接种到分化培养基上,并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分化培养,培养温度为20±2℃,得到带有腋芽的第二无菌苗;(5)将所述第二无菌苗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上,并在光照和无光照交替的条件培养,得到含有根系的船盔乌头植株。该方法可以实现船盔乌头的快速繁殖。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植物繁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盔乌头的组培快繁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船盔乌头(Aconitum naviculare(Brühl.)Stapf)是藏药中的一味重要药材。目前,船盔乌头的供给目前仅靠野生资源,随着藏药生产的扩大,对船盔乌头的需求量日渐增多,但自然状态下船盔乌头分布零星,单株产量低下,自然生长赶不上人为采集,采集量的增大不仅破坏种群的自然更新,也破坏了船盔乌头的生境,使得船盔乌头的资源趋于濒危状态,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藏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研究船盔乌头的扩繁和栽培技术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船盔乌头的组培快繁方法及其应用,以提供一种可快速繁殖船盔乌头的育苗技术。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船盔乌头的组培快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获取船盔乌头的种子;
(2)对所述种子进行消毒处理;
(3)将经过消毒处理的所述种子接种到初始培养基上,进行启动培养;其中,所述启动培养包括:暗培养,然后,移植到光照条件下进行培养,培养温度为20±2℃,得到第一无菌苗;所述初始培养基为添加了0.1g/L肌醇、30g/L蔗糖、5g/L琼脂粉的MS培养基;
(4)截取所述第一无菌苗的中间节段,并将所述中间节段接种到分化培养基上,并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分化培养,培养温度为20±2℃,得到带有腋芽的第二无菌苗;其中,所述分化培养基为添加了20ml/L 6-BA、30g/L蔗糖、6g/L琼脂粉、0.1g/L肌醇的1/2MS培养基;
(5)将所述第二无菌苗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上,并在光照和无光照交替的条件培养,得到含有根系的船盔乌头植株;其中,
所述生根培养基为添加有30g/L蔗糖、5g/L琼脂粉、0.25g/L活性炭、0.1g/L肌醇的MS培养基;或者,
所述生根培养基为5ml/L 6-BA、30g/L蔗糖、6g/L琼脂粉、活性炭0.25g/L、0.1g/L肌醇的1/2MS培养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船盔乌头的种子包括:获取长1.5-2.2mm、宽0.6-1.1mm,表面不光滑、皱缩,且种脊边缘延生成翅状的种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包括:将所述种子洗净;使用70%乙醇水溶液对所述种子进行第一步消毒;然后,在无菌环境中,使用0.1%HgCl2溶液浸泡所述种子8-10min,再用无菌水清洗4-5次,沥干水分。
在该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所述使用0.1%HgCl2溶液浸泡所述种子8-10min具体为:使用0.1%HgCl2溶液浸泡所述种子8min或10min。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无菌苗的中间节段为所述第一无菌苗中长度为2-3cm的节段。
在该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所述启动培养的持续时间为54天;其中,暗培养14天,光照条件下培养40天。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3)或步骤(4)中,光照条件包括光照强度为1000-1500Lx。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未经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59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巨峰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种机场标记牌易折性试验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