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进气流量的获取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41614.2 | 申请日: | 202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77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覃嵩蘅;卜健;王智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41/18 | 分类号: | F02D4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诺创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8 | 代理人: | 黄姝 |
地址: | 5108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流量 获取 方法 存储 介质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进气流量的获取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根据发动机转速和节气门状态确定进气流量基准范围;若根据第一充气模型确定的第一进气流量在进气流量基准范围内,则将第一充气模型作为目标充气模型,将第一进气流量作为目标进气流量;否则若根据第二充气模型确定的第二进气流量在进气流量基准范围内,则将第二充气模型作为目标充气模型,将第二进气流量作为目标进气流量;否则将第三充气模型作为目标充气模型,将进气流量基准范围的边界值作为目标进气流量。本申请在节气门进气流量发生突变,第一充气模型和第二充气模型都无法准确确定目标进气流量时,将进气流量基准范围的边界值作为目标进气流量,提高目标进气流量的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气流量的获取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发动机控制器获取进气空气质量流量值的主流方法有控制流量计(AFM)和速度-密度法(TMAP),但这两种方法在最终获取质量流量的方式上,会存在一定的差值。发动机工作在不同工况下时,采用不同的方法获取进气空气质量流量值,以确保得到较为准确的进气空气质量流量值。然而,在发动机工况或车辆周围环境发生突变时,这两种方法都无法快速准确地获取对应的空气质量流量值。
此外,进气空气质量流量值从一种模式立即切换到另一种模式上时,可能会造成进气量计算的跳变,且频繁的切换上也会造成负荷计算的波动,进而影响喷油量的计算,不利于发动机的稳定运行。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在发动机工况或车辆周围环境突变时,无法准确获取空气质量流量值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获取发动机工况或车辆周围环境突变时的空气质量流量值的发动机进气流量的获取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发动机进气流量的获取方法,包括
根据发动机转速和节气门状态确定进气流量基准范围;
若根据第一充气模型确定的第一进气流量在所述进气流量基准范围内,则将第一充气模型作为目标充气模型,将所述第一进气流量作为目标进气流量;否则
若根据第二充气模型确定的第二进气流量在所述进气流量基准范围内,则将第二充气模型作为目标充气模型,将所述第二进气流量作为目标进气流量;否则
将第三充气模型作为目标充气模型,将所述进气流量基准范围的边界值作为目标进气流量。
进一步地,所述节气门状态包括节气门开度、节气门后前压力比值和节气门前后空气温度比值;
所述根据发动机转速和节气门状态确定进气流量基准范围,具体包括:
根据发动机转速和节气门开度确定进气流量基准值;
根据节气门后前压力比值和节气门前后空气温度比值确定进气流量波动范围;
根据所述进气流量基准值和所述进气流量波动范围确定进气流量基准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充气模型为空气流量计模型,所述第二充气模型为速度-密度法模型或节流速度法模型。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流量基准范围的边界值包括上边界值和下边界值,所述上边界值大于所述下边界值;
所述若根据第二充气模型确定的第二进气流量在所述进气流量基准范围内,则将第二充气模型作为目标充气模型,将所述第二进气流量作为目标进气流量;否则
将第三充气模型作为目标充气模型,将所述进气流量基准范围的边界值作为目标进气流量,具体包括:
若根据第二充气模型确定的第二进气流量在所述进气流量基准范围内,则将第二充气模型作为目标充气模型,将所述第二进气流量作为目标进气流量;否则
将第三充气模型作为目标充气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未经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16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