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公路绿化带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40288.3 | 申请日: | 2021-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7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 发明(设计)人: | 施伟略;吴福棕;张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华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23/04 | 分类号: | A01G23/04;A01G17/00;A01G13/02;A01G9/02;A01C23/00;E01F15/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路 绿化带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公路绿化带,包括移栽于土体(1)的移栽树(2),其特征在于:所述土体(1)预设有种植穴(11),所述种植穴(11)底部的边缘处设有预埋槽(12);所述移栽树(2)的底部具有包覆移栽树(2)根系的土球(21),所述土球(21)安装于种植穴(11);所述移栽树(2)的外周侧固定有卡箍(4),所述卡箍(4)外露于种植穴(11);所述卡箍(4)的外侧可拆卸连接有多根加强带(3),所述加强带(3)局部位于预埋槽(12);所述种植穴(11)内部和预埋槽(12)内部共同埋设有土壤层(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绿化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带(3)由生物降解塑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路绿化带,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加强带(3)的长度均设置为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路绿化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带(3)背离卡箍(4)的一端端部设置有配重球(31),所述配重球(31)的外周壁为生物降解塑料,所述配重球(31)的内部填充有营养液。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路绿化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4)包括两个固定连接的子箍(41),两所述子箍(41)的外侧分别连接有用于钩挂加强带(3)的多个钩体(43);每一所述加强带(3)的端部均设有用于供钩体(43)匹配钩挂的绳结(3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公路绿化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钩体(43)与子箍(41)之间连接有拉伸弹簧(42);所述子箍(41)固定于移栽树(2)时,所述拉伸弹簧(42)处于极限伸长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公路绿化带,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子箍(41)分别安装有若干顶压机构(5),所述顶压机构(5)包括螺纹杆(51)、顶压块(52)和导向杆(53);所述螺纹杆(51)沿子箍(41)的径线方向贯穿子箍(41)并与子箍(41)螺纹连接;所述顶压块(52)转动连接于螺纹杆(51)的一端端部,且所述顶压块(52)位于子箍(41)的内侧;所述导向杆(53)固定连接于顶压块(52),所述导向杆(53)穿设于子箍(41),所述导向杆(53)的轴线方向与螺纹杆(51)的轴线方向同向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公路绿化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压块(52)背离螺纹杆(51)的一侧设有弹性垫层(52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绿化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土球(21)的外侧包覆有网格框(22),所述网格框(22)的底部设有用于将网格框(22)锚固于种植穴(11)底部的若干锚杆(221)。
10.一种公路绿化带的施工方法,根据权利要求2~9中任一所述的公路绿化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挖坑:预定移栽树(2)的移植位置,在移植位置开挖种植穴(11),并在种植穴(11)底部的边缘开挖预埋槽(12);
步骤S2,安装移栽树(2),包括:
S21:将移栽树(2)的土球(21)放置于种植穴(11)内;
S22:将卡箍(4)固定于移植树的外周侧,卡箍(4)外侧的加强带(3)自然下垂进入预埋槽(12)内;
S23:使用土壤填平预埋槽(12);
S24:测试所有加强带(3)共同作用于移栽树(2)的支撑力;以及,
S25:确认加强带(3)对移栽树(2)具有良好支撑效果后,使用土壤填平种植穴(11);
步骤S3,将加强带(3)与卡箍(4)分离:确认移栽树(2)的根部稳固扎根于土体(1)后,将卡箍(4)与加强带(3)分离,加强带(3)留在土体(1)内并被土壤内的微生物分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华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华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028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无人机巡检的变电站智能图像识别系统
- 下一篇:一种烧结毛细热管的制备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