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滴眼液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39962.6 | 申请日: | 202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9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养正;赵娜;潘士印;杨扬;朱秀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省眼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9/08 | 分类号: | A61K9/08;A61K31/506;A61K47/69;A61K47/36;A61P27/02;A61P31/10 |
代理公司: | 西安启诚专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0 | 代理人: | 冯亮 |
地址: | 71000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滴眼液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滴眼液的制备方法,滴眼液包括磺丁基‑β‑环糊精包合的伏立康唑溶液,磺丁基‑β‑环糊精包合的伏立康唑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一、将伏立康唑用酸液溶解,得到溶液A;步骤二、将磺丁基‑β‑环糊精用注射用水溶解,得到溶液B;步骤三、室温搅拌或超声条件下,将溶液A加入到溶液B中,得到混合体系;步骤四、室温条件下,将步骤三所述混合体系搅拌,得到磺丁基‑β‑环糊精包合的伏立康唑溶液。本发明以磺丁基‑β‑环糊精包合的伏立康唑溶液为主要成分,可有效解决伏立康唑水溶性差的缺陷,对眼表无毒无刺激性,对多种临床常见真菌有明显杀菌抑菌效果,放置两年后含量仍可保持在98.3%左右,具有高的稳定性和澄明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眼用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滴眼液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由致病真菌引起的、病程隐匿、致盲率极高的感染性角膜疾病。随着临床上广谱抗菌药、糖皮质激素及抗病毒药物的广泛使用,国内真菌性角膜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已经发现的可引发眼部角膜感染的菌属多达56属105种。根据流行病学统计及病原菌谱回顾性分析发现,国内常见真菌感染的致病菌有:镰刀菌属、曲霉菌属、念珠菌属、青霉菌属和酵母菌属,其中镰刀菌属和曲霉菌属是最为常见的病原菌,近年来链格孢菌的发病率呈升高趋势。对于真菌性角膜炎,采用眼局部用药为控制真菌性眼部感染的首选方法,然而临床上可用于真菌性角膜炎的药物种类很少,现有眼局部用药通常存在生物利用度不高、安全性不高、部分药物耐药等缺陷,亟需一种安全、有效、性质稳定的抗真菌性角膜炎的眼用制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滴眼液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磺丁基-β-环糊精包合的伏立康唑溶液为主要成分,可有效解决伏立康唑水溶性差等技术难题,制备得到的滴眼液放置两年后含量仍可保持在98.3%左右,质量可控,具有高的稳定性和澄明度,动物实验表明对眼表无毒、无刺激性;药敏试验表明对多种临床治疗常见真菌有明显的杀菌和抑菌作用,可有效丰富临床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药物品种,增加药物选择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滴眼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眼液的渗透压为280mOsm/L~320mOsm/L,所述滴眼液包括磺丁基-β-环糊精包合的伏立康唑溶液,所述磺丁基-β-环糊精包合的伏立康唑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一、将伏立康唑用酸液溶解,得到溶液A;
步骤二、将磺丁基-β-环糊精用注射用水溶解,得到溶液B;所述磺丁基-β-环糊精的质量为伏立康唑质量的12倍~20倍;
步骤三、室温搅拌条件下,将溶液A以0.05mL/s~0.25mL/s的滴加速度加入到溶液B中,得到混合体系;
步骤四、室温条件下,将步骤三所述混合体系搅拌2h~4h,得到磺丁基-β-环糊精包合的伏立康唑溶液。
上述的一种滴眼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眼液中,伏立康唑的含量为1mg/mL~5mg/mL。
上述的一种滴眼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所述酸液的浓度为0.1mol/L~2mol/L,所述酸液的质量为伏立康唑质量的5.6倍~8倍;所述酸液为盐酸溶液。
上述的一种滴眼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所述磺丁基-β-环糊精的质量为伏立康唑质量的15倍。
上述的一种滴眼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眼液还包括pH调节剂和渗透压调节剂。
上述的一种滴眼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H调节剂为氢氧化钠溶液,所述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浓度为0.004g/g~0.04g/g;所述渗透压调节剂为氯化钠。
上述的一种滴眼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眼液还包括粘稠剂,所述粘稠剂为玻璃酸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省眼科研究所,未经陕西省眼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99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