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车联网的车路协同防碰撞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39125.3 | 申请日: | 2021-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28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兰洋;陈晓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智和慧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G08G1/16 |
代理公司: | 重庆憨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61 | 代理人: | 梁金金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渝***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协同 碰撞 系统 | ||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车联网的车路协同防碰撞系统,其包括:视频传感器,进行障碍物检测及智能感知车道检测处理,实时视频开窗对车辆本身进行监控;盲区检测系统,包括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用于检测盲区状态;所述视频传感器、雷达传感器、定位模块、疲劳检测模块、显示处理模块、预警处理模块分别连接有传输模块,所述传输模块分别连接控制处理模块,所述控制处理模块连接有网络传输模块,所述网络传输模块连接有服务平台。判断障碍物靠近车辆时提醒驾驶人员注意,在气候条件不好的情况下,需要结合毫米波雷达进行检测,以达到准确无误的预警效果,通过结合视频的方式提高检测的精准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车联网的车路协同防碰撞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车辆驾驶安全要求越来越高,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智能化安全驾驶,成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在园区或者飞行区等一些特定场所,特种车辆的驾驶往往存在着诸多视野盲区,导致驾驶安全事故频发,通过技术手段预防驾驶安全事故的发生成为当务之急。
众多的辅助驾驶系统产品,有的产品精准度明显不够,检测错误率较高,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有的产品精确率可以,但无法还原事故及定位,有的产品数据传输时延比较大,从而导致达不到较好的预警效果。
很多辅助驾驶系统产品,侧重于自动驾驶,但在防碰撞方面的功能存在着诸多缺陷,有的产品虽然防碰撞方面做的一些技术上的扩展,但在一些特定场景中,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众多的防碰撞产品,有的产品只有视频检测的功能,当在雨雾天气的情况下,导致检测功能失效,有的产品只有雷达检测的功能,事件误报率较高,导致检测不精准,不能起到预警作用,有的产品,有视频有雷达检测的功能,但是无法定位事件的点位及时延误差较大等问题,在事件发生后无法提供有效证据来还原事件真相。
针对这些问题,设计开发一款,具有视频识别、视频分析处理、雷达实时精准探测,实时全球定位追踪及特殊场景定位追踪的特种车辆防碰撞系统,同时具有视频回放及雷达历史数据查询的功能,做到不受气候和时间影响的防碰撞探测的产品,同时在事件发生后能够对事件进行定位和还原。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车联网的车路协同防碰撞系统,判断障碍物靠近车辆时提醒驾驶人员注意,在气候条件不好的情况下,如大雾天气,需要结合毫米波雷达进行检测,以达到准确无误的预警效果,在较大的雨水天气时,雷达会有一些误报的情况产生,通过结合视频的方式提高检测的精准度。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车联网的车路协同防碰撞系统,其包括:
视频传感器,进行障碍物检测及智能感知车道检测处理,实时视频开窗对车辆本身进行监控;
盲区检测系统,包括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用于检测盲区状态;
雷达传感器,所述雷达传感器与盲区检测系统通信连接;
定位模块,定位车辆的实时位置信息,并生成车辆运行轨迹;
疲劳检测模块,包括疲劳检测摄像头,分析人脸特征判断驾驶员当前状态,并实时监控车内实时场景,实现疲劳状态实时预警;
显示处理模块,用于车道检测和障碍物位置和形状实时显示;
预警处理模块,用于预警报警提示,包括语音提醒和及时上传;
控制处理模块,用于实现数据处理和功能调度;
服务平台,包括车辆管理子系统、数据管理子系统、监控管理子系统、GIS管理子系统、可视化分析子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智和慧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智和慧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91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