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改进FCN深度网络的杂波辨识与目标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38115.8 | 申请日: | 2021-07-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8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曾大治;冯智;周超;杜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雷科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34;G06K9/62;G06N3/04;G06N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田亚琪 |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改进 fcn 深度 网络 辨识 目标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FCN深度网络的杂波辨识与目标检测方法,步骤一:根据杂波环境构建数据集;步骤二:训练改进FCN网络;步骤三:读入回波RD平面图数据;步骤四:对于读入的数据,利用改进FCN网络分割杂波区和非杂波区;步骤五:针对分割后不同的区域,使用适应的最优检测算法;本发明能够准确地在RD平面图上对杂波进行语义分割,在保证目标检测率的同时,有效降低虚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雷达信号处理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改进FCN深度网络的杂波辨识与目标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深度学习已经成为各个领域的研究热点。雷达作为一种传统领域,深度学习同样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在SAR图像处理、雷达辐射源识别和雷达波形识别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雷达探测技术中,杂波环境中的目标检测问题一直是其中的难点,传统固定策略的检测方法针对场景单一,一般只适用于特定杂波环境中,容易造成虚警高、漏检大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改进FCN深度网络的杂波辨识与目标检测方法,能够有效分割杂波区和非杂波区,并针对不同的区域使用适应的最优检测算法,从而在保证检测率的同时,降低杂波环境下的虚警率。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改进FCN深度网络的杂波辨识与目标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实际杂波环境中采集RD平面图数据Data1,对RD平面图数据Data1中的杂波区域和非杂波区域进行像素级标注,得到训练数据集;
步骤二、引入空洞空间卷积池化金字塔(Atrous spatial pyramid poling,ASPP)结构对经典FCN网络进行改进;
步骤三、利用所述训练数据集训练改进后的FCN网络;
步骤四、将待检测的RD平面图数据Data2输入训练后的FCN网络模型,输出RD平面图杂波分割的结果,即将RD平面图分割为杂波区和非杂波区;
步骤五、对于杂波区,根据杂波类型采用对应的目标检测方法;对于非杂波区,采用CFAR检测方法。
进一步地,步骤二中,改进的FCN网络在编码时加入了ASPP结构,ASPP结构利用多个不同尺度的空洞卷积提取特征,再融合以捕获不同大小的上下文信息。
进一步地,步骤二中,解码网络通过反卷积,将小尺寸热点图进行上采样,得到与输入图片尺寸相同的语义分割图像。
进一步地,步骤三的具体过程为:
步骤3.1、读入改进FCN网络模型Model:
步骤3.2、读入迭代次数N、批大小s和学习率lr,并基于步骤一中构建的训练数据集训练改进FCN网络模型Model,训练完毕后保存模型的参数Para。
进一步地,步骤四的具体过程为:
步骤4.1、加载改进FCN网络模型Model和参数Para,恢复训练完成的改进FCN网络模型;
步骤4.2、将待检测的RD平面图数据Data2作为输入,经由改进FCN网络模型输出RD平面图杂波分割的结果。
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深度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FCN网络的杂波辨识方法,能够有效分割杂波区和非杂波区,并针对不同的区域使用适应的最优检测算法,从而在保证检测率的同时,降低杂波环境下的虚警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改进FCN网络的模型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雷科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理工雷科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81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