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票改签方法和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36567.2 | 申请日: | 2021-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4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士达;阎志远;张志强;张玉虎;张曦;冯绍阳;冯宗明;赵楠;李男;周强;陈晨;苗凡;戴琳琳;刘文韬;吴首蓉;张霞;刘卓华;张晨阳;景辉;尹伊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B17/00 | 分类号: | G07B17/00;G07B11/11;G07B5/04;G07F17/42;G06Q20/18;G06Q2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苏胜 |
地址: | 10008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票 方法 设备 | ||
1.一种车票改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自动售取票机,包括:
在改签模式下,从票务处理设备获取与用户的身份证件信息关联的可改签车票;
检测到将所述可改签车票的第一车票改签为第二车票的改签操作时,向所述票务处理设备发送改签请求;
接收到所述票务处理设备发送的改签确认信息时,根据所述第一车票和所述第二车票的价格提示用户进行改签支付;
当确定改签支付成功时,向所述票务处理设备发送改签记录指令,所述改签记录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票务处理设备记录改签信息;
打印所述第二车票的电子票凭条并保存本地存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签操作,包括:
从所述可改签车票中确定所述第一车票;
修改所述第一车票的发车日期和到达站中的一项或多项,并向所述票务处理设备查询余票信息;
从接收到的所述余票信息中确定所述第二车票的车次和席位,并根据所述第二车票生成所述改签请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改签确认信息是所述票务处理设备确定所述改签请求符合改签规定,且确认所述第二车票的乘车人经过实名制认证,扣除所述第二车票的席位并生成改签中记录后发送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车票和所述第二车票的价格提示用户进行改签支付,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车票的价格小于所述第二车票的价格,则提示用户支付所述第二车票的票款;
如果所述第一车票的价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车票的价格,则确定改签支付成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第一车票的价格不等于所述第二车票的价格,在向所述票务处理设备发送改签记录指令之后,打印所述第二车票的电子票凭条并保存本地存根之前,还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车票的价格小于所述第二车票的价格,退还所述第一车票的全款;
如果所述第一车票的价格大于所述第二车票的价格,退还所述第一车票和所述第二车票的差价;
当确认退款成功后,向所述票务处理设备发送电子支付记录指令,以使所述票务处理设备根据所述电子支付记录指令执行电子支付交易附表记录;
打印退款凭条。
6.一种车票改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自动售取票机,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改签模式下,从票务处理设备获取与用户的身份证件信息关联的可改签车票;
发送模块,用于在检测到将所述可改签车票的第一车票改签为第二车票的改签操作时,向所述票务处理设备发送改签请求;
提示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票务处理设备发送的改签确认信息时,根据所述第一车票和所述第二车票的价格提示用户进行改签支付;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当确定改签支付成功时,向所述票务处理设备发送改签记录指令,所述改签记录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票务处理设备记录改签信息;
打印模块,用于打印所述第二车票的电子票凭条;
保存模块,用于保存本地存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退款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第一车票的价格小于所述第二车票的价格,退还所述第一车票的全款;如果所述第一车票的价格大于所述第二车票的价格,退还所述第一车票和所述第二车票的差价;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当确认退款成功后,向所述票务处理设备发送电子支付记录指令,以使所述票务处理设备根据所述电子支付记录指令执行电子支付交易附表记录;
所述打印模块,还用于打印退款凭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656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成分组合坯料同轧快速试验方法
- 下一篇:一种服务器架构及其柔性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