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弯曲焊丝旋摆电弧窄间隙焊接装置及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828089.0 | 申请日: | 2021-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35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 发明(设计)人: | 徐望辉;余陈;熊金业;杨清福;黎振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科学院中乌焊接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23K9/16 | 分类号: | B23K9/16;B23K9/32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黄华莲 |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弯曲 焊丝 电弧 间隙 焊接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窄间隙焊接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弯曲焊丝旋摆电弧窄间隙焊接装置及其方法,通过旋转驱动件驱动弯丝焊接机构旋转,弯丝焊接机构包括旋转背板和滑动驱动件,旋转背板的下端连接有导电杆和导电嘴,旋转背板上转动安装有压紧轮组,压紧轮组包括至少两个压紧轮,在两个压紧轮之间滑动安装有弯曲轮,弯曲轮的滑动方向与弯丝焊接机构的转轴方向垂直,弯曲轮与滑动驱动件驱动连接。本发明的弯曲焊丝旋摆电弧窄间隙焊接装置及其方法,解决侧壁未熔合问题,保证窄间隙焊接过程的稳定性,避免导电嘴在旋转过程中发生磨损,解决摆动幅度无法实时调整,解决坡口适应性差的问题,降低焊接机构对焊丝和校直机构的依赖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窄间隙焊接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弯曲焊丝旋摆电弧窄间隙焊接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窄间隙MAG焊接技术具有焊接效率高、填充金属量少等优势,在金属厚壁结构的焊接制造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窄间隙焊接容易出现侧壁未熔合、侧壁起弧等问题。为了解决侧壁未熔合问题,已经开发了弯曲焊丝、锥形摆动导电嘴、旋转电弧、双丝等方式。其中弯曲焊丝是利用预弯机构使焊丝形成波浪状弯曲,随着电弧的燃烧,焊丝端部能够周期性的指向坡口侧壁,进而解决侧壁未熔合问题;锥形摆动导电嘴的方式是采用弯曲导电嘴或者斜装导电嘴,使导电嘴与导电杆中轴线形成一定的角度(一般为10°左右),利用电机带动导电嘴沿着导电杆的中轴线来回旋转摆动,从而带动焊丝来回锥形摆动,使得电弧周期性的指向坡口侧壁从而解决侧壁未熔合问题;旋转电弧与摆动电弧类似,不同点在于旋转电弧采用的是导电嘴连续的旋转,一般旋转速度大于摆动速度;双丝窄间隙焊则采用两丝前后布置,且分别指向窄间隙坡口两侧,进而解决侧壁未熔合问题。
现有的弯曲焊丝窄间隙焊接技术存在以下不足:(1)由于采用预弯曲,因此弯曲幅度、摆动频率的调整困难,无法实现在线调整;(2)坡口适应性差,预先弯曲参数确认后,焊丝在坡口中的位置区域大致确定,若坡口形状、宽度或者轨迹发生变化,电弧位置无法及时调整,导致侧壁未熔合、侧壁起弧等问题的发生;(3)实现数字化或者智能化焊接困难,由于参数在线调整困难,该方法或者设备无法形成闭环控制,从而难以形成智能化焊接;(4)焊丝预弯前需要添加校直机构,导致机构复杂、工艺优化复杂;(5)对焊丝塑性等性能依赖性大,电弧到侧壁的距离与焊丝的性能相关性较大。
锥形摆动电弧和旋转电弧有以下不足:(1)由于是导电嘴带动焊丝摆动或者旋转,焊丝与导电嘴内壁存在圆周方向的相对运动,加上高温及轴向的高速运动,导电嘴磨损严重;(2)由于需要斜装导电嘴,因此可焊坡口宽度较大,一般大于14mm;(3)受限于导电嘴尺寸,焊丝指向侧壁的角度一般不大,为了保证侧壁熔合,导电嘴一般会挨近侧壁,容易导致侧壁起弧现象发生。
双丝窄间隙焊接的不足:(1)成本高,需要两台以上的焊接电源;(2)机构复杂,焊枪中需要采用两套水、气、电系统,且之间均要独立,机构一般较为复杂;(3)与摆动电弧一样,受限于导电嘴尺寸,焊丝指向侧壁的角度一般不大,为了保证侧壁熔合,导电嘴一般会挨近侧壁,容易导致侧壁起弧现象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弯曲焊丝旋转摆电弧窄间隙焊接装置及其方法,解决侧壁未熔合问题,保证窄间隙焊接过程的稳定性,避免导电嘴在旋转过程中发生磨损,解决摆动幅度无法实时调整,解决坡口适应性差的问题,降低焊接机构对焊丝和校直机构的依赖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弯曲焊丝旋摆电弧窄间隙焊接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分别固定安装有旋转驱动件和旋转安装有弯丝焊接机构,所述旋转驱动件通过传动件驱动所述弯丝焊接机构旋转,所述弯丝焊接机构包括旋转背板和滑动驱动件,所述旋转背板的下端连接有导电杆和导电嘴,所述旋转背板上转动安装有压紧轮组,所述压紧轮组包括至少两个压紧轮,在两个所述压紧轮之间滑动安装有弯曲轮,所述弯曲轮的滑动方向与所述弯丝焊接机构的转轴方向垂直,所述弯曲轮与所述滑动驱动件驱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科学院中乌焊接研究所,未经广东省科学院中乌焊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80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