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细铜基无碳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26182.8 | 申请日: | 202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2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鲁幼勤;徐宁;姜其斌;蔡宇;范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国矿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12/00 | 分类号: | C04B12/00;C04B7/26;C04B7/24 |
代理公司: | 上海恩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459 | 代理人: | 汪贺玲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细铜基无碳胶凝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超细铜基无碳胶凝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组分:
激发剂:60-120重量份;比表面积达到700m2/kg;
固硫灰渣或粉煤灰:5—15重量份;
其他助剂:8重量份;
所述的激发剂包括:铜尾矿30—70重量份,S95矿粉30—50重量份研磨得到比表面积大于700m2/kg的超细矿粉;
所述的其他助剂包括活性剂、结合剂、助磨剂、胶凝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细铜基无碳胶凝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细铜基无碳胶凝材料比表面积达到700m2/kg。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超细铜基无碳胶凝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激发剂是铜尾矿、S95矿粉经过反刍式开路复磨工艺研磨制得,比表面积达到720m2/kg。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细铜基无碳胶凝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细铜基无碳胶凝材料经过反刍式开路复磨工艺研磨制得,比表面积达到720m2/kg。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一种超细铜基无碳胶凝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其他助剂包括:胶凝剂1-5重量份,所述的助磨剂0.1-0.5重量份,所述的活性剂1-2重量份,其余重量份为结合剂;所述的胶凝剂为重量比为磷石膏粉:硅酸盐:石灰粉按:硼砂=5:(4-5):(4-5.5):(3-4)的复合胶凝剂;所述的助磨剂为重量比为多元羧酸钠:三乙醇胺:玻璃棉:三乙醇胺油酸皂=3:(3-5):(3-4):(1-1.5)的复合助磨剂;所述的活性剂为重量比为硅酸钠:硅酸钡:铬酸钠=2:(3-5):(2-4)的复合活性剂;所述的结合剂为重量比为研磨陶瓷粉:石膏粉=2:(3-3.5)的复合结合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超细铜基无碳胶凝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尾矿可替换为炉渣或钢渣。
7.一种超细铜基无碳胶凝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组分材料预处理;
b)、组分称量;
c)、级配配伍;
d)、装配研磨装备;
e)、反刍式开路复磨;
f)、检验检测粒度和活性;
步骤b)中所述的级配配伍包括一级配伍和多级配伍,所述的一级配伍为将步骤b)的组分一次配置进行步骤e)研磨至同范围粒径;
所述的多级配伍包括:激发剂组分先配置进行步骤e)研磨至同范围粒径,其他组分再研磨至另一同范围粒径,激发剂再与其余组分混合或研磨;以及激发剂组分先配置进行步骤e)研磨至同范围粒径,再将固硫灰渣或粉煤灰配置进行步骤e)研磨至另一同范围粒径,剩余其他组分再研磨至再一同范围粒径,激发剂、固硫灰渣或粉煤灰再与其余组分混合或研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超细铜基无碳胶凝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多级配伍的每级研磨的研磨装备匹配相应的研磨体级配调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超细铜基无碳胶凝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e)反刍式开路复磨工艺依次包括如下步骤:原料组分烘干→电子秤配料→反刍式超细研磨→成品入库。
10.一种超细铜基无碳胶凝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细铜基无碳胶凝材料在水泥中添加15%-20%重量比;在混凝土中替代15%-35%水泥掺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国矿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省国矿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618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共生双歧杆菌复合微胶囊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抑菌除菌剂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