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罗伊氏乳杆菌在制备治疗脑卒中的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24861.1 | 申请日: | 202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4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梁艳;王广基;沈佳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药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5/747 | 分类号: | A61K35/747;A61P9/1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杨晓莉 |
地址: | 21119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罗伊 杆菌 制备 治疗 脑卒中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罗伊氏乳杆菌在制备治疗脑卒中的药物中的应用,属于药学领域。本发明提供了定植罗伊氏乳杆菌后,能够显著逆转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脑损伤。并通过实验证明,罗伊氏乳杆菌可以明显减少脑缺血造模后的脑梗死面积。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伴随着脑部严重的炎症反应以及炎症细胞浸润。造模后,病灶脑侧的TNF‑α、IL‑1β、IL‑6促炎因子表达升高,罗伊氏乳杆菌可以显著减轻大鼠病灶脑侧炎症因子水平,可用于脑卒中的治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特别是涉及罗伊氏乳杆菌在制备治疗脑卒中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脑卒中是全球主要的健康负担,脑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疾病、微栓塞、血流动力学改变和血液成分的改变等都是引起脑卒中主要原因。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及高致残率已经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现临床上主要采用再通恢复脑血流的方法,但这种手术需要严格的时间窗,并且不适用于大多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目前,不少研究主要通过减少兴奋性毒性、氧化/亚硝化应激和炎症来保护缺血半暗带的神经,但几乎所有这些治疗方法在临床试验中都失败了,所以开发有效的脑卒中新疗法是一项迫切的挑战。罗伊氏乳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常栖息于人和动物的肠道系统中。属于厚壁菌门,芽孢杆菌纲,乳杆菌科,乳杆菌属。本发明考察罗伊氏乳杆菌对脑卒中的治疗作用的可行性与可能性,促进罗伊氏乳杆菌的开发,也为肠道菌群对治疗中风的潜在干预作用提供新的证据。目前未见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了罗伊氏乳杆菌在制备治疗脑卒中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罗伊氏乳杆菌在制备治疗脑卒中的药物中的应用。
其中,所述脑卒中为缺血性脑卒中。
进一步的,所述药物给药方式为灌胃。所述药物中罗伊氏乳杆菌含量不低于1*109CFU。
所述药物可改善大鼠生理状态和神经功能,减小脑梗死面积。
所述药物可明显下调病灶脑侧TNF-α、IL-1β和IL-6的表达。
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建立脑缺血再灌注的大鼠模型以模拟脑卒中,结果发现,罗伊氏乳杆菌可改善造模后大鼠的生理状态和神经功能损伤;罗伊氏乳杆菌给药后可显著降低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P<0.001),罗伊氏乳杆菌可显著下调病灶侧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P<0.01),罗伊氏乳杆菌干预后可显著下调病灶脑侧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P<0.0001)。本发明系统地考察罗伊氏乳杆菌对脑卒中的治疗作用的可行性与可能性,促进罗伊氏乳杆菌的开发,为肠道菌群对治疗中风的潜在干预作用提供新的证据。
附图说明
图1是罗伊氏乳杆菌对造模大鼠神经功能和脑梗死情况的改善;
图2是罗伊氏乳杆菌对造模大鼠病灶脑侧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罗伊氏乳杆菌治疗脑卒中的药效研究
步骤一: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建立
(1)麻醉腹腔注射水合氯醛麻醉(每100g SD大鼠0.33ml)。
(2)器具准备把经消毒过的器械和绵签等整齐地放置于经消毒过的医用托盘上。
(3)固定把大鼠仰卧并固定于手术台上。
(4)消毒剪去大鼠右颈前部的毛。碘酒消毒两遍,75%酒精消毒两遍。
(5)作颈部旁切口使切口整齐,用剪刀沿标记线剪开皮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药科大学,未经中国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48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