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氢致变色WO3 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820578.1 | 申请日: | 2021-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14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 发明(设计)人: | 郭兴伍;高晨璟;聂乐文;吴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3C17/36 | 分类号: | C03C17/3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变色 wo base sub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氢致变色WO3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是在ITO玻璃表面制备快速氢致变色WO3薄膜的膜层结构设计和制备方法,涉及薄膜结构设计和膜层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发明包括在ITO玻璃上先制备WO3种子层;负载底层催化剂,溶剂热法生长纳米结构WO3薄膜;负载面层催化剂;真空干燥退火等步骤。催化剂分两次负载,可以使其在薄膜内更加均匀地分布,从而大幅度提高WO3薄膜对氢气的响应速度。本发明可为纳米结构WO3氢致变色薄膜在调光玻璃和氢气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薄膜结构设计和薄膜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快速氢致变色WO3薄膜的制备方法,在透明导电玻璃表面依次用制备种子层、负载底层催化剂、溶剂热法制备纳米结构WO3和负载面层催化剂的氢致变色薄膜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WO3是一种n-型半导体,它具有特殊的氢致变色性能,在调光玻璃、氢气传感器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氢气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人们越来越关注氢气的检测,因为当空气中氢气浓度在4%~75%时,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WO3薄膜在空气中为淡黄色,在遇到氢气后会变成蓝色,若重新放入氧气或空气氛围中,其颜色又会变成淡黄色,因此可以根据WO3氢致变色薄膜的颜色变化来对氢气进行检测。薄膜颜色的变化可以通过薄膜的透射率等参数的变化进行准确测量,理想的氢致变色薄膜应该遇到氢气后迅速变蓝,离开氢气气氛后应该迅速度恢复原状。
大量研究表明,具有纳米结构的WO3薄膜的氢致变色性能远远优于块体WO3,这主要是因为纳米结构的WO3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这使得其可以发生化学和物理相互作用的比表面积增加,反应速率得到提升。由于氢气在室温下易爆炸的特点,因此必须在室温下能对氢气泄漏进行快速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05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铌合金的定量分析测定方法
- 下一篇:推力滚针轴承外翻边垫片压锁口模具
- 一种Bi<sub>2</sub>WO<sub>6</sub>-BaTaO<sub>2</sub>N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Bi<sub>2</sub>WO<sub>6</sub>-SrTaO<sub>2</sub>N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多孔微纳结构WO<sub>3</sub>气敏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用于电致变色的花簇状WO<sub>3</sub>薄膜的制备方法
- 石墨相氮化碳负载氧化钨/钨酸铋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三氧化钨
- 一种刻蚀WO<sub>3</sub>纳米薄膜的方法
- 一种WO<sub>3</sub>/MoO<sub>3</sub>复合电致变色膜的制备方法
- 一种臭氧改性WO<sub>3</sub>薄膜光电极的方法
- 软件生成装置和软件生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