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驾驶负荷评价模型构建系统及构建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19304.0 | 申请日: | 2021-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7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潘宇威;黄镨;岳意娥;张娜;姜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K9/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梅辰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驾驶 负荷 评价 模型 构建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道路交通安全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驾驶负荷评价模型构建系统及构建方法。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驾驶员生理信号和驾驶行为信号;生理信号处理模块,用于筛选处理获取驾驶员生理参数数据;驾驶行为信号处理模块,用于获得车辆操纵和驾驶员行为数据;生理评价指标模块,用于根据驾驶员生理参数数据获取生理评价指标;驾驶绩效评价指标,用于根据车辆操纵和驾驶员行为数据获取驾驶绩效评价指标;综合评价模型构建模块,用于根据生理评价指标和驾驶绩效评价指标获得驾驶员负荷定量综合评价模型。本发明基于驾驶员生理信号和驾驶员行为信号构建评价模型,构建模型能够更加全面、准确且真实的反映驾驶员负荷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交通安全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驾驶负荷评价模型构建系统及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目前自动驾驶系统智能化程度的局限性,在一些紧急情况下,需要将驾驶权从自动驾驶切换至手动驾驶。在这个切换过程中,驾驶人有可能因为反应不及时、短时间内无法接受过量路况信息等原因,产生决策及操作失误,严重威胁驾驶安全。所以,如何量化评价驾驶人在驾驶权切换过程中的驾驶负荷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围绕驾驶负荷的量化评价方法展开研究,探索构建可靠性强、可信度高、强鲁棒性的多源融合驾驶负荷评价方法,为人机共驾阶段的驾驶安全及交通安全研究提供理论及方法基础。
目前,专利号为“CN200910093545.0”的名为“汽车驾驶员驾驶工作负荷测量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介绍了一种汽车驾驶员驾驶工作负荷测量方法,利用驾驶员的生理、心理和驾驶行为来表征和获取驾驶员驾驶工作负荷,采用主任务测量、生、心理测量和驾驶员驾驶工作负荷自评估系统的同步的测量,筛选指标建立驾驶工作负荷计算模型;包括:构建汽车驾驶员驾驶工作负荷特征信息检测系统;汽车驾驶员驾驶工作负荷计算模型建立方法;通过得到的驾驶工作负荷信息,通过数据筛选和分析得到汽车驾驶员驾驶工作负荷计算模型;采用心电指标作为驾驶员心生理驾驶工作负荷测量的表征指标。这种评价方法采用心电指标作为评价驾驶员心生理驾驶工作负荷测量的表征指标并没有形成体系,选取的表征指标并不能完全反映驾驶员心生理驾驶工作,参数与驾驶负荷之间的显著性不明确,参数之间的相关性也不明确,导致评价模型计算复杂度过高,另一方面也导致模型准确性较低。
另外一个发明专利,专利号为“CN201510075304.9”的名为“一种基于多生理信号多模型交互的高铁调度员应激检测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介绍了一种应激检测方法,采用脑电信号收集装置、心电采集装置,眼动采集装置联动获取相应生理信号进行信息采集后进行处理以对被测高铁调度员的应激状态得出判断,经特征选择、模型训练和信息融合处理,对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SVM支持向量机模型、HHM马尔可夫模型三种模型分析的脑电、心电、眼动识别结果进行信息融合,提取更好的脑电、心电、眼动识别结果,再对脑电、心电、眼动识别结果进行融合,最终得到融合特征识别结果快速有效的判断高铁调度员的应激状态。该方法采集的是脑电、心电、眼动三种生理信号,基于三种生理信号,对高铁调度员的应激状态进行分析。但该方案采集的信号较为庞杂,没有经过很好的筛选,导致计算情况极为复杂;另外对于驾驶员来说,能够表征应激状态的不仅仅是上述三种生理信号,实际上与驾驶员的驾驶负荷最为相关的无疑是驾驶行为,但是该方案并没有进行提及。
目前,国内外科研工作者针对人机共驾阶段自动驾驶对驾驶负荷的影响进行了诸多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存在以下问题:大多数学者在构建驾驶负荷评价指标时,都基本采用主、客观结合的评价方法,但在客观评价数据收集分析方面仅采取单个或者少数几个同源参数,显然基于此评价自动驾驶对驾驶人驾驶负荷的影响过于单一化,无法保证其准确性、稳定性以及适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驾驶负荷评价模型构建系统及构建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驾驶负荷评价模型构建系统,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驾驶员生理信号和驾驶行为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193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竹类植物叶脉的染色方法
- 下一篇:一种保证C柱侧围外板强度的加工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