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滤器进气管布置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10519.6 | 申请日: | 2021-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1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黄凤;李义林;昝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10 | 分类号: | F02M35/1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滤器 气管 布置 结构 | ||
1.一种空滤器进气管布置结构,包括空滤器总成(2)、空滤器进气管(3)、前端框架总成(4)、前大灯安装支架(7)和发动机舱侧板(9),所述前大灯安装支架(7)的前后两侧分别与所述前端模块以及所述发动机舱侧板(9)连接,所述空滤器总成(2)设置在所述发动机舱侧板(9)的靠近发动机总成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滤器进气管(3)包括从前至后依次设置的进气端接头(31)、进气管道(32)和空滤器接头(33),所述发动机舱侧板(9)上设置有供所述空滤器接头(33)穿过的过孔,所述进气管道(32)位于所述前大灯安装支架(7)朝向车身翼子板一侧,所述进气端接头(31)位于所述前端框架总成(4)的前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滤器进气管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道(32)的截面为腰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滤器进气管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道(32)的截面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圆弧形段(321)、矩形段(322)和下圆弧形段(323)。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空滤器进气管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滤器接头(33)包括空滤器连接管(331)、过渡管(332)和管道连接管(333),所述过渡管(332)呈弧形并且所述过渡管(33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空滤器连接管(331)以及所述管道连接管(33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滤器进气管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滤器连接管(331)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管道连接管(333)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α为90°-13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滤器进气管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端接头(31)的外部设置有连接支耳(3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滤器进气管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前端模块总成的前侧的导风板组件(1),所述导风板组件(1)包括导风板本体(11)和多个设置在所述导风板本体(11)上的导风板安装构件(14),所述导风板本体(11)的上部设置有导风板引气口(12),所述进气端接头(31)的前端与所述导风板引气口(12)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滤器进气管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模块(5)、前碰撞横梁(6)和前保险杠总成,所述导风板本体(11)的四周边缘均设置有密封条(15),所述导风板组件(1)设置在所述前保险杠总成和所述前端框架之间,所述导风板安装构件(14)与所述前端框架总成(4)连接,位于所述导风板本体(11)的前侧的所述密封条(15)与所述前保险杠总成适形抵靠,位于所述导风板本体(11)的后侧的中部的所述密封条(15)与所述冷却模块(5)的左侧适形抵靠,位于所述导风板本体(11)的后侧的上部和下部的所述密封条(15)均与所述前端框架总成(4)适形抵靠,位于所述导风板本体(11)的下侧的所述密封条(15)与所述前碰撞横梁(6)适形抵靠。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滤器进气管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引气口(12)包括引气口板体(121)和设置在所述引气口板体(121)上的多个引气孔(122),所述引气口板体(121)朝向所述冷却模块(5)一侧对应多个引气孔(122)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个防雨雪构件(123),所述导风板本体(11)远离冷却模块(5)一侧设置有进气管连接构件(1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滤器进气管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引气孔(122)的长度方向均沿上下方向,多个所述引气孔(122)的宽度方向均沿前后方向;多个所述防雨雪构件(123)均包括上侧支脚(1231)、中部挡板(1233)和下侧支脚(1232),所述上侧支脚(1231)和所述下侧支脚(1232)分别位于所述引气孔(122)的上下两侧,所述上侧支脚(1231)和所述下侧支脚(1232)均朝向靠近冷却模块(5)的方向凸出于所述引气口板体(121),所述中部挡板(1233)的上下两侧分别与所述上侧支脚(1231)和所述下侧支脚(1232)连接,各个所述中部挡板(1233)的后侧分别设置有凸起部(1234),各个所述凸起部(1234)均朝向所述引气口板体(121)的方向凸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1051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