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协调地震作用超越概率进行抗震性能鉴定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98934.4 | 申请日: | 2021-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91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梁杰;邸小坛;夏宗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青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84 | 代理人: | 郑青松 |
地址: | 1000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协调 地震 作用 超越 概率 进行 抗震 性能 鉴定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协调地震作用超越概率进行抗震性能鉴定的方法,属于建筑抗震设防和抗震鉴定领域,解决抗震性能鉴定问题;方法包括:确定超越概率万分之一的地震作用;采用构造概率分布的方式,构造出地震作用的概率分布;确定出所述概率分布的统计参数;根据所述地震作用的概率分布确定包括多遇地震、罕遇地震在内的不同超越概率的地震动参数;利用所述地震动参数,对建筑的抗震性能进行鉴定。本发明对既有建筑的“大震不倒”抗震鉴定十分有利,可以使我国城镇500~600亿平方米的既有建筑受益,避免不必要的加固和改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抗震设防和抗震鉴定领域,尤其是一种利用协调地震作用超越概率进行抗震性能鉴定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规定了地震作用的超越概率,必然应该有明确的概率分布类型和概率分布的统计参数。但是《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都没有明示地震作用的概率分布;而目前国际上都是只规定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作用,也未涉及地震作用的概率分布,这给地震作用的分析与应用带来了不便,对抗震性能鉴定造成了困难。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利用协调地震作用超越概率进行抗震性能鉴定的方法;根据提供的协调地震作用超越概率,确定地震动参数,解决抗震性能鉴定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协调地震作用超越概率进行抗震性能鉴定的方法,包括:
步骤S1、确定超越概率万分之一的地震作用;采用构造概率分布的方式,构造出地震作用的概率分布;确定出所述概率分布的统计参数;
步骤S2、根据所述地震作用的概率分布确定包括多遇地震、罕遇地震在内的不同超越概率的地震动参数;
步骤S3、利用所述地震动参数,对建筑的抗震性能进行鉴定。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
步骤S101、确定两种地震动参数作为所述概率分布上的基准特征值;
步骤S102、根据所述概率分布的类型建立概率密度函数的反函数;
步骤S103、将所述基准特征值带入反函数中,计算出概率分布中的统计参数。
进一步地,所述概率分布的类型为极值Ⅰ型概率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极值Ⅰ概率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的反函数表达式为:
F(xp)=u-Ln[Ln(1/p)]/a;
式中:u和a是极值Ⅰ型概率分布的统计参数;u为极值Ⅰ概率分布的众值,a为极值Ⅰ型概率分布的尺度参数;p为累计分布;xp为对应于累计分布p的特征值。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01中的两种地震动参数为基本地震动和极罕遇地震动。
进一步地,所述基本地震动参数为《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强制性规定的相应于50年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动参数;所述极罕遇地震动参数为《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15强制性规定的相应于年超越概率为万分之一的地震动参数。
进一步地,不同基本烈度下的所述基本地震动参数αmaxIIb(g)具体值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89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