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料液脱酸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98835.6 | 申请日: | 2021-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6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郑贤坤;蓝云才;林雄水;施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舟众横(厦门)流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2/198 | 分类号: | C01B32/198;C01B32/196;B01D61/18 |
代理公司: | 深圳至诚化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8 | 代理人: | 刘英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烯料液 脱酸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料液脱酸的方法及装置,属于石墨烯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01、将待处理的石墨烯料液送入储罐内进行初步沉淀;S102、将沉淀后的石墨烯料液底部除杂后,通过加压泵加压后送入陶瓷膜设备内;S103、进入陶瓷膜设备内的石墨烯料液通过陶瓷膜进行纳滤过滤脱酸,充分过滤后得到陶瓷膜浓缩液。本发明中,将石墨烯料液进行陶瓷膜脱酸,得到陶瓷膜浓缩液,所述陶瓷膜脱酸所用陶瓷膜的截留分子量为10‑50nm,陶瓷膜脱酸的压强0.3~0.6MPa,通过经过陶瓷膜处理后的浓缩液中硫酸含量大大降低,能够通过对石墨烯料液的浓缩过滤有效,降低了运行时间及耗水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墨烯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墨烯料液脱酸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石墨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单层或多层石墨烯构成的石墨烯薄膜,另一类是由10层以下的多层石墨烯构成的石墨烯微片。目前,石墨烯的主要制备方法有:机械剥离法、溶剂剥离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晶体外延生长法和氧化还原法等;
目前氧化还原法中,由于石墨烯的制备是以石墨、浓硫酸、高锰酸钾、双氧水为主要原料,制备过程中残留的硫酸、高锰酸钾、过锰酸钾、双氧水等成分的脱除及石墨烯的浓缩是全球性技术难题;
目前世界上石墨烯的生产流程:采用以氧化石墨烯、高表面活性炭碳纳米管材料为核心,通过原位复合、二次活化,清洗等工艺得到石墨烯基复合材料。在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生产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双炉工艺实现催化活化同步技术,即炭化过程与活化过程在活化炉中同时进行,通过双炉间的热联合技术,实现了生产过程的物料联合和热联合,使热量得到充分利用,同时实现MOH活化剂的循环利用,使生产效率得到了提升,但是此工艺中后续脱酸过程采用搅拌沉淀法,耗时较长,且除酸效果较差,不能很好的满足对氧化石墨烯中除酸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传动脱酸过程采用搅拌沉淀法,耗时较长,且除酸效果较差,不能很好的满足对氧化石墨烯中除酸需要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石墨烯料液脱酸的方法及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石墨烯料液脱酸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1、将待处理的石墨烯料液送入储罐内进行初步沉淀;
S102、将沉淀后的石墨烯料液底部除杂后,通过加压泵加压后送入陶瓷膜设备内;
S103、进入陶瓷膜设备内的石墨烯料液通过陶瓷膜进行纳滤过滤脱酸,充分过滤后得到陶瓷膜浓缩液。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陶瓷膜脱酸所用陶瓷膜的截留分子量为10~50nm,所述陶瓷膜脱酸的压强0.3~0.6MPa。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还包括对陶瓷膜的预处理,使用盐酸和氢氧化钠对陶瓷膜进行超声清理,清理时长为1h,清理后,通过超纯水浸泡头水20~30min,充分清理陶瓷膜内部污染物后,并且将陶瓷膜连通蒸汽发生装置,通过将聚苯乙烯和四氢呋喃随蒸汽附着在陶瓷膜孔内,升温干燥后,聚苯乙烯和四氢呋喃蒸镀在陶瓷膜内腔表面进行润滑改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石墨烯料液为石墨烯生产末端需除酸前料液。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陶瓷膜脱酸的温度为20~32℃。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陶瓷膜脱酸的压强为0.3~0.6MPa。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舟众横(厦门)流体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同舟众横(厦门)流体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88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