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93416.3 | 申请日: | 202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9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振乾;任文静;许波;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5/06 | 分类号: | C09K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王斌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相变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定形的无机盐/膨胀石墨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相变材料包括以下组分:三水合乙酸钠85.5%‑87.4%、十二水合磷酸氢二钠3.60%‑3.68%、聚丙烯酸钠0.90%‑0.92%,以及膨胀石墨8%‑10%。本发明以三水合乙酸钠为主要的能量存储剂,十二水合磷酸氢二钠作为成核剂用于降低无机盐相变材料的过冷度,聚丙烯酸钠作为增稠剂避免无机盐相变材料发生相分离,膨胀石墨作为多孔基材支撑材料,可增强相变材料导热性。所述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为55‑58℃,过冷度为2.4‑3.8℃,相变潜热约为220kJ/kg,导热系数为1.48‑2.07W/(m·K),渗漏率低于5%,膨胀率低于1.5%,制作过程简单,使用寿命长,可适用于暖通空调、余热回收、电子设备热管理等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能存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能源储存技术是现阶段缓解能源需求压力的重要技术,它能够对现有能源的供应和需求进行调整,可以解决能源供应与需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匹配问题,是解决能量利用率低的重要手段。总的来说,目前的能量储存技术包括机械储能、化学储能、电磁储能、生物储能和热能储能,而应用最广泛且最需要新技术提升效率的是热能储存技术。本发明的相变储热材料服务于热能储存技术领域。
与显热储热技术、化学储热技术相比,相变储热技术是目前来说是最为高效、最具潜力的储热方式。在相变储能系统中,相变材料一般不能直接利用。以固-液相变材料为例,相变材料在固-液相变过程中会表现出较强的流动性,会发生泄露现象。再者,由于固-液相变材料会发生明显的相态变化,长期使用后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相分离、稳定性差等问题。所以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对相变材料进行改性来满足工程需求。主要方法有两种,相变材料微胶囊化和相变材料多孔基材定形化。微胶囊复合相变材料和定形复合相变材料都属于定形相变材料。所谓定形,指的是相变材料在微观上表现出固-液相变,但在宏观上表现出固-固相变的稳定定型,以此来达到防止液漏、相分离的目的。目前针对定型相变材料的研究成果仍有以下两点局限,一是已有复合材料的相变温度主要集中在20-40℃,主要应用于建筑领域,其他相变温度范围的研究较少;二是常用的多孔基材支撑材料主要为气相二氧化硅、高密度聚乙烯等,普遍存在导热性能差、相变潜热不高的缺陷,常见相变材料导热系数为0.4-0.7W/(m·K),相变潜热为150-200kJ/kg,还具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已有定形相变材料导热性能差、相变潜热不高等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定形的无机盐/膨胀石墨复合相变材料,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
三水合乙酸钠,85.5%-87.4%;
成核剂,3.60%-3.68%;
增稠剂,0.90%-0.92%;
多孔基材支撑材料,8%-10%。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
所述成核剂为十二水合磷酸氢二钠。
所述增稠剂为聚丙烯酸钠。
所述多孔基材支撑材料为膨胀石墨。
所述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为55-58℃,过冷度为2.4-3.8℃,相变潜热约为220kJ/kg,导热系数为1.48-2.07W/(m·K)。
一种可定形的无机盐/膨胀石墨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组分质量分数将三水合乙酸钠、成核剂混合,放置在60-80℃热水中水浴加热至融化,并搅拌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34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