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路设计的人工智能实现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83385.3 | 申请日: | 202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37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请求不公布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贝克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33 | 分类号: | G06F30/33;G06N3/045;G06N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琳琳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路设计 人工智能 实现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路设计的人工智能实现系统及方法,本发明通过将历史阶段的电路设计拓扑图进行分类存储并输入至生成器运算模块以及训练器运算模块分别得到电路生成模型以及判断模型;接着输入正在设计的电路设计拓扑图以及第一目标功能参数至所述生成模块,所述生成模块基于所述电路生成模型得到第一目标电路设计图;所述判断模块获取所述第一目标电路设计图以及所述第二目标功能参数,并基于所述判断模型对所述第一目标电路设计图与所述第二目标功能参数进行判断后得到第一结果后生成训练指令,输出至所述生成模块中;所述生成模块基于所述训练指令对所述电路生成模型进行再训练,进行再训练的时候无需进行仿真,因此训练速度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路设计的人工智能实现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电路的设计中,由开关管等半导体器件组成的有源电路都是由研发人员根据经验进行设计,但是由于电路结构和器件参数的复杂多变,在研发人员对电路进行设计时,通常会利用EDA(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对电路进行设计,并仿真验证设计的正确性,这其中,在对电路不断的修改过程中,会存在修改方向错误的问题,也存在仿真时间较长的问题,从而导致电路设计耗时费力效率低,对电路结构或参数进行多达几百次的调整和改进,导致电路设计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路设计的人工智能实现系统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路设计的人工智能实现系统,包括:存储模块,用以分类存储历史阶段的电路设计拓扑图中的子电路拓扑图,所述分类的类型为子电路拓扑图的功能;生成器运算模块,用以根据已存储的所有电路设计图进行人工智能训练得到电路生成模型;训练器运算模块,用以根据已存储的所有电路设计图进行人工智能训练得到判断模型;第一输入模块,用以输入正在设计的电路设计图和第一目标功能参数;生成模块,用以获取所述正在设计的电路设计图和所述第一目标功能参数,并基于所述电路生成模型得到第一目标电路设计图;输出模块,输出所述第一目标电路设计图;第二输入模块,用以输入第二目标功能参数;判断模块,用以获取所述第一目标电路设计图,并基于所述判断模型对所述第一目标电路设计图判断后得到第一结果,生成训练指令,输出至所述生成模块中;其中,所述生成模块获取所述训练指令,并基于所述训练指令对所述电路生成模型进行再训练。
进一步地,所述用于电路设计的人工智能实现系统还包括:构建样本数据库模块,用以根据已存储的所有电路设计图构建训练样本数据库并输入至所述训练器运算模块中,所述样本数据库包括所述子电路的功能参数、所述子电路拓扑的每一电路元件名称以及各个电路元件的相互之间的电连接关系。
进一步地,所述构建样本数据库模块包括:拆分单元,用以将所述子电路拓扑拆分,并根据所述子电路的功能参数中的功能名称进行分类;构建单元,用以将所述子电路的功能参数、所述子电路拓扑的每一电路元件名称以及各个电路元件的相互之间的电连接关系存储至所述样本数据库中。
进一步地,所述子电路拓扑的每一电路元件名称以及各个电路元件的相互之间的电连接关系以第一矩阵的形式存储于所述样本数据库中;其中,相邻的电路元件之间设有一节点,每一电路元件包括与所述节点连接的连接点;所述第一矩阵中的第i行第j列中的元素Xij表示节点i至节点j之间的电路元件Aabk,A为电路元件的类型,a为与节点i连接的第一连接点,b为与节点j连接的第二连接点,k为第几个A类型的元件。
进一步地,所述样本数据库还包括第二矩阵,所述第二矩阵用以存储所述电路设计拓扑图中的子电路;所述第二矩阵中的第m行第n列中的元素Y;其中,第m行表示某一子电路的电路名称所对应的序号,第n列表示子电路的子设计阶段;Y的值取0或1,0表示所述某一子电路的电路拓扑图与之前保存的子电路拓扑图相同,1表示所述某一子电路的电路拓扑图的功能参数与之前保存的子电路拓扑图的功能参数不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贝克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贝克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33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