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升缝洞型储层改造效果的适度加砂增压酸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81631.1 | 申请日: | 202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68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彭瑀;史鹏君;李勇明;常泰;骆昂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3/27 | 分类号: | E21B43/27;E21B43/267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升 缝洞型储层 改造 效果 适度 增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升缝洞型储层改造效果的适度加砂增压酸压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目标储层人工裂缝模型,计算得到储层中人工裂缝模型的平均缝宽,取平均缝宽的1/3作为支撑剂粒径的上限值D,测量支撑剂粒径为D时的安全加砂浓度R;(2)确定酸化压裂开启目标储层中天然裂缝的临界净压力提升值;(3)对目标储层进行加砂增压酸压施工。本发明基于缝洞型储层加砂后净压力快速提升的特点,通过动态调整泵注程序,实时优选方案,酸压后残酸与支撑剂一同运往裂缝远端,形成近端酸蚀支撑、远端支撑剂支撑,增强酸压波及范围内渗流通道的导流能力,提高缝洞型油气藏的开采效率,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开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升缝洞型储层改造效果的适度加砂增压酸压工艺。
背景技术
酸压是高效开发碳酸盐岩储层最重要的增产措施之一,针对储渗空间的不同,制定适宜的增产工艺,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开采效率和采出程度。缝洞型油藏的基质渗透率极低,一般不含油气,而溶蚀孔洞多沿弱面结构分布,通过一定手段诱导酸液沿天然裂缝滤失、开启并驱动天然裂缝扩展,进而增加酸蚀裂缝沟通的储集体数量,是决定缝洞型油气藏酸压施工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更是业内人士长久以来的研究重点。
目前,提高缝洞储集体沟通概率的方法有很多。例如:(1)采用暂堵酸压工艺,通过加入可降解纤维实现暂堵,迫使裂缝转向延伸,进而沟通更多缝洞储集体;(2)采用多级交替注入酸压工艺,通过设定恰当的工艺参数,提高酸蚀裂缝的有效长度,进而增大沟通井周储集体的效率;(3)基于常规酸压,结合特定工艺进行重复酸压,在提高裂缝长度、沟通人工裂缝两侧油气储集体的同时,优化渗流通道的导流能力及保持时间。虽然这些酸压工艺考虑了酸蚀裂缝导流能力的构建、裂缝远端扩展形态优化以及裂缝系统导流能力的时效性,但在开启溶蚀孔洞的弱面结构和通过酸液滤失驱动天然裂缝扩展等方面的作用效果有限,限制了酸压工艺对缝洞型油气藏的开发效果。因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缝洞型储层的适度加砂增压酸压工艺,对实现油气藏高效低成本稳定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升缝洞型储层改造效果的适度加砂增压酸压方法,该方法基于缝洞型储层加砂后净压力快速提升的特点,通过动态调整泵注程序,实时优选方案,高效沟通缝洞储集体,增强酸压波及范围内渗流通道的导流能力,有效提高缝洞型油气藏的开采效率,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为达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升缝洞型储层改造效果的适度加砂增压酸压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计算支撑剂粒径上限及其安全加砂浓度,过程如下:
①根据目标储层前期的压裂施工资料,确定该储层酸化压裂时的净压力PS,所述净压力PS为压裂液的流体压力与储层最小水平主应力的差值。
②建立目标储层人工裂缝模型,先从裂缝模型中心开始,沿缝高方向从上到下将模型下半部分离散为N个单元格,再计算净压力PS影响下第i个单元格的缝宽Ni(其中i=1,2,……,N),最后将N个单元格的缝宽叠加求平均值,即可得到储层中人工裂缝模型的平均缝宽W(N)。将所述计算过程整合可得平均缝宽W(N)的计算公式,如式(1-1)~(1-4)所示(赵金洲,彭瑀,林啸,刘作磊,许文俊.考虑复杂应力分布的数值缝宽计算模型及其应用[J].石油学报,2016,37(07):914-920):
式中W(N)——通过N次离散得到储层中人工裂缝模型的平均缝宽,m;
N——单元格的数目;
υ——泊松比,无量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16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