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后顶横梁总成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73095.0 | 申请日: | 202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0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潘典奇;朱增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亚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亚太轻量化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9/00 | 分类号: | B62D29/00;B62D25/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0 | 代理人: | 杨大庆 |
地址: | 526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纤维 复合材料 汽车 横梁 总成 结构 | ||
1.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后顶横梁总成结构,其特征是,该汽车后顶横梁总成由后顶横梁本体(1)、背门左铰链加强板(2)和背门右铰链加强板(3)组成,所述的背门左铰链加强板(2)和背门右铰链加强板(3)固定连接在后顶横梁本体(1)下端面;所述的后顶横梁本体(1)、背门左铰链加强板(2)和背门右铰链加强板(3)的材料均为碳纤维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后顶横梁总成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背门左铰链加强板(2)和背门右铰链加强板(3)均为适配后顶横梁本体(1)的带翻边的L型折弯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后顶横梁总成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背门左铰链加强板(2)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凸筋(201),所述的第一安装凸筋(201)上设置有铰链安装孔;所述的背门右铰链加强板(3)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凸筋(301),所述的第二安装凸筋(301)上设置有铰链安装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后顶横梁总成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后顶横梁本体(1)为Z型结构,为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部(101)、折弯部(102)、第二连接部(1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后顶横梁总成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连接部(101)中间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横向加强筋(105),所述的横向加强筋(105)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凸筋(106),所述的第一凸筋(106)上设置有胶槽(107)。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后顶横梁总成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连接部(101)上还间隔设置有若干电泳孔(108)。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后顶横梁总成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折弯部(102)上设置有若干减重孔(109)。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后顶横梁总成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连接部(103)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安装凸筋(110)、第四安装凸筋(111),所述的第三安装凸筋(110)和第四安装凸筋(111)上均设置有铰链安装孔;背门左铰链加强板(2)和背门右铰链加强板(3)分别对应第三安装凸筋(110)、第四安装凸筋(111)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后顶横梁总成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后顶横梁本体(1)、背门左铰链加强板(2)、背门右铰链加强板(3)通过胶粘或铆接相互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后顶横梁总成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后顶横梁本体(1)、背门左铰链加强板(2)、背门右铰链加强板(3)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厚度均为1.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亚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亚太轻量化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亚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亚太轻量化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309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