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收敛的深度域初始速度模型建立方法及处理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71405.5 | 申请日: | 202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4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杜民;薛花;杨永;何高文;邓希光;韦振权;王海峰;任江波;刘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
主分类号: | G01V1/30 | 分类号: | G01V1/30;G01V1/28 |
代理公司: | 广州君咨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37 | 代理人: | 李平 |
地址: | 510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收敛 深度 初始 速度 模型 建立 方法 处理 终端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收敛的深度域初始速度模型建立方法及处理终端,所述方法包括:根据二维炮线数据和导航数据获得时间域均方根速度和共中心点道集;将时间域均方根速度反演,得到时间域层速度,时间域均方根速度和时间域层速度进行速度融合;将速度融合后的时间域层速度进行时间偏移域层速度迭代,以使得时间域层速度在浅层收敛,得到更新后的时间域层速度;将更新后的时间域层速度进行时深转换到深度域,得到深度域初始层速度;将共中心点道集和深度域初始层速度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初始叠前深度偏移剖面和道集。本发明可应用在深反射地震资料中,为深反射地震资料的结构成像提供保证,提高深部结构成像的精度,揭示岩石圈深部构造特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震资料深度域初始速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具有收敛的深度域初始速度模型建立方法及处理终端。
背景技术
深反射地震资料(数据)能够有效聚焦地壳深部结构,从而可以很好地应用在深反射地震剖面,能够更好地提高深部地层结构成像的精度,以揭示岩石圈深部构造特征。正因如此,对深反射地震资料的偏移处理进行更细致深入研究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针对深反射地震资料处理大都是基于叠前时间偏移,几乎没有涉及叠前深度偏移。
发明人发现,为了更好地提高深部结构成像的精度,揭示岩石圈深部构造特征,基于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可以很好地应用在深反射地震资料中。因为在介质速度存在明显横向变化、地层倾角较大或地质构造复杂的情况下,常规叠后偏移与叠前时间偏移不能准确的刻画其速度的变化,因此不能进行正确的反射波偏移成像,叠前深度偏移恰恰能弥补这些不足,体现其在偏移成像上的优势。但叠前深度偏移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速度模型准确的影响,相比于叠前时间偏移,其受速度模型准确性的影响也更大。叠前深度偏移主要包含两部分:即深度域初始速度模型建立和层析速度反演。叠前深度偏移的成像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深度-速度模型(即深度域初始速度模型)的合理性,因此深度域初始速度模型建立显得十分重要,可靠的深度域初始速度模型可对偏移成像结果质量影响很大,若深度域初始速度模型不合理,会导致偏移成像结果偏离真实位置。因此,提出一种解决深反射地震资料初始速度模型建立优化方案,可将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有效运用到深反射地震数据,从而更好地提高深部结构成像的精度,揭示岩石圈深部构造特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提供用于深反射地震资料的深度域初始速度模型建立方法,其能够解决可用于深反射地震资料的建立深度域初始速度模型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提供一种处理终端,其能够解决可用于深反射地震资料的建立深度域初始速度模型的问题;
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之一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深反射地震资料的深度域初始速度模型建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获得二维炮线数据和导航数据,将二维炮线数据和导航数据进行叠前时间偏移处理,获得时间域均方根速度和共中心点道集;
步骤2:将时间域均方根速度反演,得到时间域层速度,
将海底层位以上的时间域均方根速度和海底层位以下的时间域层速度的类型调整为同一类型,将同一类型的时间域均方根速度和时间域层速度进行速度融合,得到速度融合后的时间域层速度;
步骤3:将速度融合后的时间域层速度进行时间偏移域层速度迭代,以使得时间域层速度在浅层收敛,得到更新后的时间域层速度;
步骤4:将更新后的时间域层速度进行时深转换到深度域,得到深度域初始层速度。
进一步地,所述叠前时间偏移处理包括定义观测系统、叠前去噪和多次波压制。
进一步地,将时间域均方根速度通过CVI反演,得到时间域层速度。
进一步地,将海底层位以上的时间域均方根速度和海底层位以下的时间域层速度的类型调整为int类型。
进一步地,所述速度融合采用垂直叠加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未经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14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