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表面声波元件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71314.1 | 申请日: | 202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03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刘鸿辉;蔡世鸿;林俊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H9/02 | 分类号: | H03H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 声波 元件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表面声波元件及其制作方法,其中该制作表面声波元件的方法为,首先形成一缓冲层于基底上,然后形成一高速层于缓冲层上,形成一中速层于高速层上,形成一低速层于该中速层上,形成一压电层于该低速层上,再形成一电极于压电层上。其中缓冲层包含氧化硅,高速层包含石墨烯,中速层包含氮氧化硅且低速层包含氧化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声波元件及其制作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混合接合封装(hybrid bonding package)的表面声波元件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以智能型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体通讯市场中,通讯量急剧地增大。为了应付此庞大的需求,市场必须增加通讯频道数,而以表面声波元件为首的各种零件即必须达到小型化与高性能化。其中表面声波元件的材料一般是广泛使用压电(piezoelectric)材料如铌酸锂(LiNbO3)或钽酸锂(LiTaO3),而这些材料由于具有较大的电机械耦合细数,因此可达到装置的广波段化。
然而现行表面声波元件的设计中,设置于基底表面的高速层与基底表面之间由于材料匹配上的差异容易产生附着度不佳的问题。因此如何通过改良现有表面声波元件架构来解决此问题即为现今一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实施例公开一种制作表面声波元件的方法。首先形成一缓冲层于基底上,然后形成一高速层于缓冲层上,形成一中速层于高速层上,形成一低速层于该中速层上,形成一压电层于该低速层上,再形成一电极于压电层上。其中缓冲层包含氧化硅,高速层包含石墨烯,中速层包含氮氧化硅且低速层包含氧化钛。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公开一种表面声波元件,其主要包含一高速层设于基底上,一中速层设于该高速层上,一低速层设于该中速层上,一压电层设于该低速层上以及一电极设于该压电层上。
附图说明
图1至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制作表面声波元件的方法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2:基底
14:缓冲层
16:高速层
18:中速层
20:低速层
22:压电层
24: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2,图1至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制作表面声波元件的方法示意图。如图1所示,首先提供一基底12,例如一由半导体材料所构成的基底12,其中半导体材料可选自由硅、锗、硅锗复合物、硅碳化物(silicon carbide)、砷化镓(gallium arsenide)等所构成的群组。然后形成一缓冲层14于基底表面上,其中本实施例中的缓冲层14较佳包含例如氧化硅所构成的介电材料,但不局限于此。
接着依序形成一高速层16于缓冲层14表面,一中速层18于高速层16表面,一低速层20于中速层18表面以及一压电层22于低速层20表面。在本实施例中,缓冲层14的设置较佳用来发散元件的应力(stress),而高速层16、中速层18以及低速层20三者各具有其所对应的声波速度(acoustic velocity),且这三者所构成的声波混合结构较佳用来调整整个表面声波元件的声波传递使其在声波扩散上更为顺畅并减少干扰。在本实施例中,高速层16较佳包含石墨烯、碳化硼、氮化硅或其组合,中速层18包含氮氧化硅(siliconoxynitride,SiON)、氮碳氧化硅(silicon oxycarbonitride)或其组合,低速层20包含氧化钛(titanium oxide,TiO2)、碳氧化硅(silicon oxycarbide)或其组合,压电层22则较佳包含压电材料如铌酸锂(LiNbO3)、钽酸锂(LiTaO3)或其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13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