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IL-36β的抗肿瘤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66432.3 | 申请日: | 2021-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6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王雪峰;李慕瑶;朱启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5/0783 | 分类号: | C12N5/0783;A61K35/17;A61P3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见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21 | 代理人: | 袁丽花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il 36 肿瘤 应用 | ||
1.IL-36β在促进Tc1细胞功能和/或在制备促进Tc1细胞功能的产品中的应用。
2.IL-36β在制备IFN-γ和/或GzmA中的应用和/或在制备能够提高IFN-γ和/或GzmA表达水平的产品中的应用。
3.IL-36β在制备Tc1细胞相关细胞因子、效应分子、共刺激分子、卡控点分子、转录因子中任意一种或多种物质中的应用和/或制备能够提高Tc1细胞相关细胞因子、效应分子、共刺激分子和转录因子中任意一种或多种物质表达水平的产品中的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Tc1细胞相关细胞因子选自IL-2、IL-6、IL-17A、IL-22、IL-24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Tc1细胞相关效应分子选自IFN-γ、GzmA、GzmB、GzmC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Tc1细胞相关共刺激分子选自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Tc1细胞相关卡控点分子选自PD-1、LAG-3、CTLA-4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Tc1细胞相关转录因子选自Bcl 6、NF-κB、NFκB2、STAT4、Tcf7、BATF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643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火防爆型新能源汽车蓄电电池组结构
- 下一篇:一种高能效的均衡器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