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纳米级还原染料悬浮体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66171.5 | 申请日: | 2021-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1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方娜;王炜;吴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元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P1/00 | 分类号: | D06P1/00;D06P1/22;D06P3/60 |
代理公司: | 杭州融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6 | 代理人: | 金磊 |
地址: | 311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还原染料 悬浮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微纳米级还原染料悬浮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第一步:在化料缸(1)内加入还原染料、烧碱、保险粉和水进行预还原过程,采用搅拌组件(2)使还原染料还原为可溶于水的隐色体钠盐;
第二步:将隐色体钠盐在微泡氧化罐(10)内,通过气泡输送管(8)进行充气泡过程,同时加入分散体系,采用微泡氧化搅拌组件(9)使得隐色体钠盐氧化成为不溶于水的染料颗粒,染料颗粒的粒径为100纳米~200纳米,从而得到微纳米级的还原染料悬浮体;
第三步:通过带阀门(11)的排液管(12)将微泡氧化罐(10)内带还原染料悬浮体的液体输送至固液分离箱(13),将还原染料悬浮体与溶液分离;
第四步:将还原染料悬浮体进行染浴后输入至染缸,采用悬浮体染色法对棉筒子纱进行染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级还原染料悬浮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化料缸(1)内的染液通过预还原搅拌电机(16)带动旋转轴Ⅰ(17)上的预还原搅拌杆(18)进行搅拌,预还原搅拌杆(18)采用等间距螺旋式分布在旋转轴Ⅰ(17)上,旋转轴Ⅰ(17)与预还原搅拌电机(16)间通过轴承套(15)进行连接固定,旋转轴Ⅰ(17)下端与化料缸(1)底部间通过轴承座(19)进行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纳米级还原染料悬浮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化料缸(1)内完成预还原过程后,溶液由抽液管(3)通过抽液泵(4),经过进液管(6)进入微泡氧化罐(10)内,抽液管(3)采用管抱箍(5)在化料缸(1)上进行支撑固定,进液管(6)采用管抱箍(5)在微泡氧化罐(10)上进行支撑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级还原染料悬浮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分散体系由NNO(亚甲基二萘磺酸钠)、CMN(木质素磺酸钠)、CMC(羧甲基纤维素)、MF(亚甲基双甲基萘磺酸钠)、APG(烷基糖苷)等具有分散和乳化作用的阴离子、非离子及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级还原染料悬浮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微泡氧化罐(10)上的横梁架(7)用于安装微泡氧化搅拌电机(21),横梁架(7)下端与微泡氧化罐(10)内的轴承座(19)间设有旋转轴Ⅱ(22),通过微泡氧化搅拌电机(21)带动旋转轴Ⅱ(22)上的微泡氧化搅拌杆(23)进行旋转,微泡氧化搅拌杆(23)与气泡输送管(8)相连通,微泡氧化搅拌杆(23)上设有气泡孔,气泡孔产生的气泡直径小于30微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纳米级还原染料悬浮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气泡输送管(8)的气泡源为空气、臭氧或空气和臭氧的混合物,微泡氧化时间为10min~30 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级还原染料悬浮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棉纱线的规格为80S/2,数量为18个筒子,染色泽为天蓝色的筒子纱,筒子纱已经过松纱和前处理;
预还原:按照1:10的浴比在化料缸中加入水,接着加入还原染料组合1.5%(OWf,对纱线的质量百分比),烧碱5g/L,保险粉4g/L,升温到50℃,运行5min;
微泡氧化:将气浮装置气流量调到60m3/h,同时加入NNO4g/L、CMN2g/L、APG1g/L,运行15min,得到还原染料粒径为200纳米以下的悬浮体染液;
染色:将配置好的染液注入染缸,然后以3℃/min的速度升温到70℃,然后加入烧碱3g/L,匀染剂1.5g/L,运行15min,再加入烧碱10g/L,保险粉8g/L,保温30min后降温到60℃,保温15min后排出残液,再加入烧碱15g/L,保险粉12g/L,保温10min,排出残液,再加入氧化剂8g/L,升温到65℃,保温25min,排出残液,然后加入皂洗助剂3g/L进行皂洗,时间为10min,温度为100℃,排出残液,得到颜色为天蓝色的染色纱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元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三元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617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息交互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基于图像亮度随机变换的对抗样本生成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