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硫除氨微生物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766124.0 申请日: 2021-07-07
公开(公告)号: CN113736686A 公开(公告)日: 2021-12-03
发明(设计)人: 姚拓;李昌宁 申请(专利权)人: 甘肃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C02F11/02;C05F17/80;C05F3/00;C05G3/80;C12R1/07;C12R1/125;C02F101/10;C02F101/16
代理公司: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代理人: 周国勇
地址: 730070 *** 国省代码: 甘肃;6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脱硫 微生物 除臭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组合物,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除臭作用的微生物组合物。由Bacillus altitudinis(GAU‑00532)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subsp.Stercoris(GAU‑00533)、Bacilluszhangzhouensis(GAU‑00534)组成,所述的三种杆菌均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是武汉市武汉大学,保藏编号分别为CCTCC NO:M 2021352、CCTCC NO:M 2021350和CCTCC NO:M2021351。本发明所述的脱硫除氨微生物除臭剂,成本低、用量少、除臭效率高,无化学添加剂和复杂的控制系统,除臭产物可直接利用,无需再次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组合物,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除臭作用的微生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以及对肉食品需求量的不断扩增,促进了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但是大多数养殖场尚无完善的粪尿处理设施,不仅造成周围环境恶臭难闻、污水流淌和蚊蝇滋生,还使土壤和水体的有机物及病原菌污染日趋严重。养猪场的臭气主要来自于猪体的气味、呼吸道排出的气体以及机体排泄的粪尿,而机体排泄的粪尿则是恶臭气体最主要的来源,畜禽粪尿中含有未消化的有机物质,如淀粉、脂肪、蛋白质、非淀粉碳水化合物等,这些有机质在厌氧或兼性厌氧条件下经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会生成氨气,硫化物(硫化氢、甲基硫醇)等恶臭化合物。在多数情况下,随着机体排泄物存放时间的延长,恶臭难闻气体含量逐渐增加。高浓度的氨气通常会造成猪禽角膜炎、结膜炎、皮肤炎和大肠杆菌病等,而低浓度则会导致生长发育不良,性成熟推迟等,严重影响猪禽的生产性能;低浓度硫化氢会刺激鼻腔,引起鼻炎、肺水肿、体质变弱和免疫力下降,高浓度硫化氢会使猪表现出畏光流泪、丧失食欲和知觉,甚至中枢神经麻痹而死亡。因此,降低畜禽养殖中氨气和硫化氢等恶臭化合物含量,不仅有利于提高畜禽生产性能,同时有助于降低大气污染,也解决了恶臭化合物引发周边居民投诉和纠纷的一大难题,更是控制养殖场环境卫生和保障畜牧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微生物除臭相比化学方法具有费用低廉、无化学添加剂和复杂的控制系统,除臭产物可直接利用,无需再次处理;相比物理法,微生物除臭无需稀释和掩蔽臭味,而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理代谢作用使恶臭化合物分解或消除,具有除臭率高、无二次污染、使用安全、持续效果好和经济效益高等优点,同时,除臭后的畜禽粪便可作为有机肥不仅可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改良盐碱地,亦可抑制作物病虫害,已成为当前畜禽养殖治理氨气、硫化氢等恶臭气体的一个重要途径。

生物除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主要方法有:

1、生物过滤法

生物过滤法,目前较为成熟的处理臭气的生化法是生物过滤法,此法即将废气通入装有滤料附着微生物的反应器中,利用滤料上附着的微生物对硫化氢等挥发性臭气进行降解。臭气首先被滤料吸附,进而被附着在滤料上的微生物氧化分解,形成小分子物质,将臭味去除。

由此可见,滤料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优质的滤料必须具有较大的表面积以供微生物的生长,同时需要满足多种微生物的生长;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充分的吸收臭气物质。除此之外还需要有的大孔隙率和较好的吸水性。

2、生物洗涤法

生物洗涤法,生物洗涤法(也可称为生物吸收法)的主要原理是将臭气的主要成分转移至液相中,然后用活性污泥法处理这部分吸收了恶臭成分的废水、目前按气液接触方式生物洗涤法有以下两种:曝气式和洗涤式。曝气式生物洗涤法与活性污泥法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把曝气用的空气替换为污水处理站的恶臭气体,较为常用的设备是曝气罐,通过曝气罐,恶臭气体充分与活性污泥相接触,通过微生物的新城代谢将这恶臭气体去除。此法适用于处理硫化氢、低级醇等臭气物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农业大学,未经甘肃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61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