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起重机无线脉冲测距防撞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64863.6 | 申请日: | 2021-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1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周尔佳;王智勇;吴明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科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5/06 | 分类号: | B66C15/06;B66C15/04;B66C13/48;B66C13/46;B66C13/4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陈超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起重机 无线 脉冲 测距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起重机无线脉冲测距防撞系统,包括以下所述系统:一、信号采集系统;二、运算控制系统;三、无线传输系统;四、执行系统;五、报警显示系统。本发明信号采集系统、运算控制系统和无线传输系统的搭配使用,工作人员可将无线脉冲测距基站安装在同一车间内的多台起重机上,只要没有阻挡本区域内的无线基站均可以接收并计算到其他基站的位置信息,并且可以通过运算系统计算出本区域内各个起重机的实际位置,从而达到定位和防撞的目的,避免了需要特别复杂的采集模块来达到测距效果,通过运算控制系统和执行系统的搭配使用,可使得本系统具有空间立体性,并且可以在同一区域内进行组网测距,进而使得本系统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起重机防撞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起重机无线脉冲测距防撞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起重运输机械产业发展,同一作业区域中起重运输机械的密度增大,导致起重运输机械之间非安全接近的概率大大增加。为了避免起重运输机械之间危险接近或碰撞的情况发生,面对不同机型应用范围和用户实际需求,出现多种防撞系统,各自原理和实施形式存在一定差异,导致防撞系统的完整性和经济型差异较大,起重机无线脉冲测距防撞系统,其区别于红外线或激光之类的直线性或平面性防撞系统,通过利用检测安装在起重机上测距基站之间往返的飞行时间来测基站之间的距离,通过控制系统采集运算分析建立空间函数关系,得出潜在的空间干涉冲突,避免相互碰撞导致不安全事故,这种空间防撞系统具备主动防撞和被动防撞功能。
对比文件CN207209804U,公开了一种起重机防撞系统,包括:“雷达传感单元、控制单元和停车单元,雷达传感单元与控制单元通信连接,控制单元与停车单元通信连接,停车单元与起重机的运行控制线路通信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起重机防撞系统,通过使用无线电雷达传感器,利用无线电雷达原理,不间断检测起重机的移动机构的实时位置给控制单元,通过控制单元控制切断起重机运行线路和报警,很好的达到起重机防撞的目的,同时由于无线电高穿透性,本实用新型的起重机防撞系统在高粉尘环境和浓雾天气情况下都能很好的工作”,但是该装置的报警结构较为单一,难以为工作人员提供更好的帮助。
现有技术中一种起重机无线脉冲测距防撞系统缺点不足:
1、现有技术中一种起重机无线脉冲测距防撞系统,现有的激光或超声波防撞系统对环境要求较高,对反射面要求较高,在粉尘大或者浓雾的环境下无法正常工作,且户外也不能正常工作,超声波防碰撞在对粉尘和浓雾环境下效果要好于激光产品,但由于散射的特性有导致检测距离过近,同时也容易受到环境光线和噪音的干扰,非常不稳定;
2、现有技术中一种起重机无线脉冲测距防撞系统,在使用时,激光或超声波防撞系统只能进行直线性或平面测距,上下空间内无法进行实时测距,在实际使用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3、现有技术中一种起重机无线脉冲测距防撞系统,在使用时,大多警报结构较为单一,无法为工作人员提供更多的帮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起重机无线脉冲测距防撞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起重机无线脉冲测距防撞系统,包括以下所述系统:
一、信号采集系统;
二、运算控制系统;
三、无线传输系统;
四、执行系统;
五、报警显示系统。
优选的,所述信号采集系统中:
(1)、主要含有无线脉冲基站,所述无线脉冲基站内设有多个无线脉冲基站模块;
(2)、通过多个无线脉冲基站来发出信号,无线脉冲基站模块在利用信号在两个测距基站之间往返的飞行时间来测量基站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运算控制系统中:可将无线脉冲基站所发出的信号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到的信息建立空间函数关系,所述运算控制系统与无线脉冲系统之间采用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科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科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48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温包装袋及其加工方法与加工系统
- 下一篇:一种鱼豆腐配方及其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