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林下复合生态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及终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64092.0 | 申请日: | 202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84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V20/10 | 分类号: | G06V20/10;G06V10/764;G06K9/62;G06Q10/06;G06Q5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云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83 | 代理人: | 张飙 |
地址: | 10010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林下 复合 生态 处理 方法 装置 介质 终端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林下复合生态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及终端设备,通过无人机获取目标区域的遥感图像数据;将所述遥感图像数据输入林木识别模型进行特征识别,得到林木特征数据;其中,所述林木识别模型用于对输入数据中的林木进行特征识别,输出林木特征数据;获取目标区域的历史气候数据;根据所述历史气候数据和所述林木特征数据,确定林下复合生态模式,以解决目前依据种植人员的多年农耕作业经验确定不同的林下复合生态模式的方式缺乏准确性,无法更精准去计算出林下复合生态最优方案的技术问题,能够更加精准地确定林下复合生态模式,优化生态资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林下复合生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林下复合生态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林下经济,主要是指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发展起来的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森林旅游和康养业。林下种植业又包括林禽模式、林畜模式、林草模式、林药模式、林油模式、林菌模式、林菜模式和林粮模式。对于植物种植类,如林药模式、林菌模式、林菜模式和林粮模式等,是需要根据不同的气候环境因素和林木间距种植情况,确定不同的林下复合生态模式。
在现有技术中,确定不同的林下复合生态模式是依据种植人员的多年农耕作业经验,缺乏借助大数据、科技的力量进行智能判定。现有的这种依托人工经验的方式缺乏准确性,无法更精准去计算出林下复合生态的最优方案。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通过无人机遥感技术能够实现自动化、智能化、专用化快速获取国土资源、自然环境、地震灾区等空间遥感信息,且完成遥感数据处理、建模和应用分析的应用技术;然而,现有技术中没有任一方案将无人机技术应用在林下复合生态中,这将是解决林下复合生态策略的一个强有力的推动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林下复合生态处理方法,能够更加精准地确定林下复合生态模式,优化生态资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林下复合生态处理方法,包括:
通过无人机获取目标区域的遥感图像数据;
将所述遥感图像数据输入林木识别模型进行特征识别,得到林木特征数据;其中,所述林木识别模型用于对输入数据中的林木进行特征识别,输出林木特征数据;
获取目标区域的历史气候数据;
根据所述历史气候数据和所述林木特征数据,确定林下复合生态模式。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林木识别模型的建立步骤,包括:
获取林木图像样本,所述林木图像样本包括林木整体样本和林木局部样本;
建立初始识别模型,将所述林木整体样本输入到所述初始识别模型进行模型训练,当训练次数达到第一数值且训练准确度达到第一阈值时,结束训练,得到训练识别模型;
将所述林木局部样本输入到所述训练识别模型进行模型迭代优化,当迭代优化次数达到第二数值且迭代优化准确度达到第二阈值时,结束迭代优化,得到林木识别模型。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将所述遥感图像数据输入林木识别模型进行特征识别,得到林木特征数据的步骤中,包括:
将所述遥感图像数据进行分类,得到林木整体图像和林木局部图像;
将所述林木整体图像输入到所述林木识别模型进行特征识别,得到第一维度数据;
将所述林木局部图像输入到所述林木识别模型进行特征识别,得到第二维度数据;
将所述第一维度数据和所述第二维度数据进行多维组合处理,得到林木特征数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维度数据包括林木种植区域的面积数据;所述第二维度数据包括林木种类属性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40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牛皮癣的中药
- 下一篇:一种超厚型导热石墨烯膜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