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轴疲劳耐久测试工装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63543.9 | 申请日: | 202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1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赵苏苏;吴肖骏;俞红峰;牛立志;张志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拓普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3 | 代理人: | 王亮;宋缨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疲劳 耐久 测试 工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轴疲劳耐久测试工装,包括模拟轮胎接地连接装置,模拟轮胎接地连接装置的侧部与轮端X轴加载单元相连、上部与轮端Y轴加载单元一端相连、下部与轮端Z轴加载单元的一端相连,模拟轮胎接地连接装置上与轮端Y轴加载单元相对的一侧面上连接有转向节,转向节上分别连接有弹簧臂、连杆和牵引臂,牵引臂的一端连接有车身支架相连,车身支架安装在车身固定单元上,连杆和弹簧臂的一端分别与连杆固定单元以及副车架固定单元相连,弹簧臂下侧的减震器连接点和减震弹簧连接点分别与模拟减震器Z轴加载单元以及模拟减震弹簧固定单元连接。本发明结构合理紧凑,可方便应用于汽车悬架零部件疲劳耐久实验验证,搭建容易,降低实验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生产工装领域,具体为一种多轴疲劳耐久测试工装。
背景技术
汽车底盘的悬架系统是连接轮胎和车身的支持系统,悬架系统主要作用为支持车身,改善乘坐感受,承担整个轮端输入力传递作用。汽车悬架系统属于车用安全件,其强度和耐久必须要达到设计要求以此来保障驾乘人员的安全;汽车悬架的多通道耐久实验是验证整个悬架系统寿命的关键试验项目,该实验项目通常都是采用国外进口的多通道实验机来完成,因为实验设备昂贵,只有少数公司拥有验证能力,往往无法满足现在高强度试验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轴疲劳耐久测试工装,结构合理紧凑,可方便应用于汽车悬架零部件疲劳耐久实验验证,工装搭建容易,降低实验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轴疲劳耐久测试工装,包括模拟轮胎接地连接装置,所述的模拟轮胎接地连接装置的侧部与轮端X轴加载单元相连、上部与轮端Y轴加载单元一端相连、下部与轮端Z轴加载单元的一端相连,所述的模拟轮胎接地连接装置上与轮端Y轴加载单元相对的一侧面上连接有转向节,所述的转向节上分别连接有弹簧臂、连杆和牵引臂,所述的牵引臂的一端连接有车身支架相连,所述的车身支架安装在车身固定单元上,所述的连杆和弹簧臂的一端分别与连杆固定单元以及副车架固定单元相连,所述的弹簧臂下侧的减震器连接点和减震弹簧连接点分别与模拟减震器Z轴加载单元以及模拟减震弹簧固定单元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模拟轮胎接地连接装置包括板状主体,所述的板状主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Y轴加载连接部和Z轴加载连接部,所述的板状主体的侧部设置有X轴加载连接部,所述的板状主体的中部设置有转向节连接孔。
作为优选,所述的轮端Z轴加载单元和模拟减震器Z轴加载单元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尾座和转动设置在尾座一侧的驱动液压缸,所述的驱动液压缸另一端底部通过缓冲座与中支座相连,所述的驱动液压缸的伸出杆与载荷方向转化装置的一端转动相连,所述的载荷方向转化装置的另一端与竖向设置的拉杆的一端相连,所述的拉杆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转动连接头。
作为优选,所述的载荷方向转化装置包括底板和并排设置在底板上侧的转轴座,所述的转轴座之间横向连接有中转轴,所述的中转轴上并排设置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板,所述的中转轴从直角三角形板直角端横向穿过,所述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板的两底角端均转动连接有连接球铰,两个连接球铰分别连接驱动液压缸的伸出杆和拉杆。
作为优选,所述的模拟减震弹簧固定单元包括基板和下端与基板转动相连的弹簧拉杆,所述的弹簧拉杆的上端通过第二转动连接头与弹簧臂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结构紧凑合理,可方便应用于汽车悬架零部件疲劳耐久实验验证,其明显的优势在于:(1)结构巧妙,将Z向载荷转换为水平加载,更容易控制,降低实验搭建的难度;(2)使用液压缸搭建实验系统代替进口昂贵的设备,极大降低实验成本;(3)整体结构合理,简单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图;
图2为图1的B-B向半剖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模拟轮胎接地连接装置的主视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拓普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拓普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35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