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就地固化河道淤泥装置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62372.8 | 申请日: | 202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96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张雷;潘卓杰;王炳辉;姜朋明;王丽艳;刘义;张文博;栾佶;金海晖;许荣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3/11 | 分类号: | E02D3/11;C02F11/00;C02F11/15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2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就地 固化 河道 淤泥 装置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就地固化河道淤泥装置,包括:隔断导电外筒,所述隔断导电外筒由水面插入并延伸至淤泥内,所述隔断导电外筒位于淤泥内的部分设有水平布设的导电网,且位于淤泥内的筒壁开设多个孔洞;导电排水管,所述导电排水管从隔断导电外筒内部由水面插入并延伸至淤泥内,所述导电排水管插于导电网上,且位于淤泥内的筒壁开设多个孔洞,所述导电排水管内设有泥浆过滤棉;直流电源,所述直流电源正负极分别连接隔断导电外筒和导电排水管;抽水系统,所述抽水系统与导电排水管伸出水面的一端连接;还公开了该装置的施工方法。本发明装置和施工方法可针对河道淤泥进行就地固化处理,避免了清理淤泥过程中的运输和存放等问题,较为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就地固化河道淤泥装置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代城市工业发展的同时,大量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以及工业废水等排入河道,尤其体现在中小河道的淤积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河道调蓄洪水及防灾减灾的能力,同时影响河道水流的通畅以及船舶的正常航行,需要对河道进行清淤处理。
现有的河道清淤方法主要包括排干清淤、水下清淤以及环保清淤这三种。排干清淤是指针对没有防洪、排涝、通航功能的小型河道,在其施工段构筑临时围堰,将河水排干之后进行干挖或水力冲挖清淤,该方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且施工量大,成本较高。水下清淤通常是使用抓斗或者泥浆泵等机械设备,将沉积河底的淤泥吹搅从而形成混浊的水状,随河水流走,从而起到疏通的作用,该方法清淤效果不理想,且对于夹杂其他垃圾等复杂的河道环境而言,清淤施工难度大,成本较高。环保清淤是指以改善水质为目标,在清淤的同时尽可能避免对水体产生二次污染,因此生产使用了一些特殊的设备精准控制清淤的深度及位置,将淤泥清出进行再处理,对于小型河道而言该方法没有非常合适的清淤施工设备,且清出的淤泥存在运输和存放等问题,需防止其中有害物质造成二次污染,施工工序复杂。综上,有必要针对这一问题提供一种经济环保、施工简便、适用性广的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对河道淤泥进行处理。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第一目的是公开一种就地固化河道淤泥装置;第二目的是公开了一种利用该装置进行就地固化河道淤泥的施工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公开的就地固化河道淤泥装置,包括:
隔断导电外筒,所述隔断导电外筒由水面插入并延伸至淤泥内,所述隔断导电外筒位于淤泥内的部分设有水平布设的导电网,且位于淤泥内的筒壁开设多个孔洞;
导电排水管,所述导电排水管从隔断导电外筒内部由水面插入并延伸至淤泥内,所述导电排水管插于导电网上,且位于淤泥内的筒壁开设多个孔洞,所述导电排水管内设有泥浆过滤棉;
直流电源,所述直流电源正负极分别连接隔断导电外筒和导电排水管;
抽水系统,所述抽水系统与导电排水管伸出水面的一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隔断导电外筒包括转承架和导电筒,所述转承架底部设有圆环形卡槽,所述导电筒顶部设有弧形卡环,通过弧形卡环与圆环形卡槽卡接实现转承架和导电筒上下拼接;
所述转承架位于淤泥上方,导电筒位于淤泥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网在导电筒内间隔布设多个,将导电筒分成多层结构,每层筒体侧壁均开设孔洞。
进一步的,所述转承架包括上下拼接的封闭圆筒和带孔圆筒,所述圆环形卡槽设于带孔圆筒底部;所述封闭圆筒为塑料材质,带孔圆筒为金属导电材质,所述直流电源通过导线连接带孔圆筒和导电排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转承架位于封闭圆筒与带孔圆筒的拼接处设有固定层,所述导电排水管穿过固定层在插入导电网上,所述导电排水管位于固定层的部位向外凸起,所述固定层对应导电排水管凸起处形成凹陷,凹凸结构形成卡合限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23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