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锥形壳体打孔的激光切割机器人与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59576.6 | 申请日: | 202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1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杭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涛 |
主分类号: | B23K26/382 | 分类号: | B23K26/382;B23K26/08;B23K26/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锥形 壳体 打孔 激光 切割 机器人 工作 方法 | ||
1.用于锥形壳体打孔的激光切割机器人,包括壁体上还没有过滤孔(35)的过滤器圆锥薄壁(11);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圆锥形吸盘(12),所述圆锥形吸盘(12)的内壁下端沿轮廓一体化设置有内密封圈(110),所述述圆锥形吸盘(12)的上半部分内壁面为圆锥形摩擦面(12.1),所述圆锥形吸盘(12)的下半部分内壁上设置有环状负压槽(109);
所述圆锥形吸盘(12)同轴心套在所述过滤器圆锥薄壁(11)的尖端时,所述过滤器圆锥薄壁(11)的尖端外壁面与所述圆锥形吸盘(12)的圆锥形摩擦面(12.1)静摩擦配合,且所述内密封圈(110)与所述过滤器圆锥薄壁(11)的外壁紧密且密封配合,从而使环状负压槽(109)形成一个密闭的腔室;
所述圆锥形吸盘(12)的顶端侧部通过负压泵支架(107)固定安装有负压泵(7),所述负压泵(7)的排气口(105)连通外界,所述负压泵(7)的负压进气端通过负压管(104)连通所述环状负压槽(109);
所述圆锥形吸盘(12)同轴心套在所述过滤器圆锥薄壁(11)的尖端时,负压泵(7)运行时所述环状负压槽(109)对所述过滤器圆锥薄壁(11)的尖端外壁形成一个足够克服过滤器圆锥薄壁(11)重力的吸附力;从而实现圆锥形吸盘(12)与所述过滤器圆锥薄壁(11)同轴心同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锥形壳体打孔的激光切割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基座(100),所述固定基座(100)上设置有能左右位移的活动座(101);所述活动座(101)上固定安装有竖向的第一升降器(102),所述第一升降器(102),所述第一升降器(102)上端的第一升降杆(103)上端固定连接有竖向的固定轴(115),所述固定轴(115)外通过第一轴承(113)转动设置有回转套(112),还包括尖端朝上的圆锥形支撑壳体(29),所述圆锥形支撑壳体(29)与所述固定轴(115)同轴心,所述回转套(112)的外壁通过若干支撑杆(114)与所述圆锥形支撑壳体(29)的内壁固定连接;从而使圆锥形支撑壳体(29)能沿自身轴线自由回转;还未切割出过滤孔(35)的过滤器圆锥薄壁(11)的结构与所述圆锥形支撑壳体(29)的结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锥形壳体打孔的激光切割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若干过滤器圆锥薄壁(11)上下同轴心堆叠形成过滤器圆锥薄壁堆(011);所述过滤器圆锥薄壁堆(011)上的最下端的一个过滤器圆锥薄壁(11)扣合在圆锥形支撑壳体(29)上;且过滤器圆锥薄壁堆(011)上的最下端的一个过滤器圆锥薄壁(11)的内壁面与所述圆锥形支撑壳体(29)的外壁面重合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锥形壳体打孔的激光切割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左右延伸的滑轨横梁(77),所述滑轨横梁(77)的左端通过竖向支撑柱(123)与所述固定基座(100)的右端固定支撑连接,所述滑轨横梁(77)的左端通过连接臂(1)固定连接有水平的固定盘(2);
包括开口朝下的球铰芯套体(6)和球铰芯套体(6)内的球状的球铰芯(17);所述球铰芯(17)的外壁面与所述球铰芯套体(6)上内凹的球内壁面(16)滑动配合;
所述固定盘(2)的下侧通过若干连接杆(3)与所述球铰芯套体(6)外壁面固定连接;所述球铰芯套体(6)的顶部镂空设置有顶杆穿过孔(18),所述固定盘(2)的下侧轴心处同轴心设置有电动推顶器(19),所述电动推顶器(19)的推顶杆(4)末端伸入所述顶杆穿过孔(18)中,所述推顶杆(4)的末端为与所述球铰芯(17)的外壁面弧度一致的凹球面(5),所述推顶杆(4)做伸出运动能使所述凹球面(5)顶压所述球铰芯(17)的外壁面;所述球铰芯(17)的下端一体化连接有向下延伸的连接轴(7),还包括输出轴(9)朝下的电机(8);所述电机(8)的机壳上端固定在所述连接轴(7)的下端;所述圆锥形吸盘(12)的上端同轴心一体化连接所述输出轴(9)的下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涛,未经杭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957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