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联网智能导航越障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54006.8 | 申请日: | 2021-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79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葛纪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天之眼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968 | 分类号: | G08G1/0968;G01C21/00;G01C21/32;G01C21/34;H04L67/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84 | 代理人: | 尹益群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观澜街道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网 智能 导航 越障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联网智能导航越障方法,通过车联网平台对双行道中行驶的第一车辆及第一车辆前方的多个第二车辆进行定位追踪,基于第二车辆的行驶状态更新第一车辆客户端中显示的导航路线,通过识别第二车辆的驶回事件,直接将第一车辆前方道路的道路属性更改为与第一车辆当前行驶方向相反的单行道,只需要对对应路段的道路属性进行更改,便可利用现有的利用车联网系统的导航模块自动更新导航信息,显示新生成的导航路线,降低了车联网用户驶入堵塞路段的概率,提高了导航的智能化水平。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联网智能导航越障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的导航系统在进行导航时,多是根据卫星拍摄的实地、甚至是全景图像,识别出道路,构建地图模型,在用户需要进行导航时,利用构建的地图模型,在结合目的地、出发地的信息,结合道路的属性信息,比如单行道还是双行道,就能搜索得到一条畅通导航路线。
然而,这种方式由于地图的更新是周期性的,道路实地现场产生突发情况(比如修路、山体滑坡、砍树等)产生障碍物无法同行时,地图很难及时更新,因而导致生成的导航路线经常将车联网中的车辆引导至堵塞的路段中,等到车主行驶至障碍物处才发现前方道路无法同行。
生活中常用的做法是,施工者会在路口放置警示牌,告知前方道路无法同行。
但是,对于意外事件突发情况,或者不便于放置警示牌的情况,将车联网中的车辆引导至堵塞的路段是常有的事,尤其是对于刚刚发生的堵塞时间,现有技术更是难以应对,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越障方法,以降低车联网用户驶入堵塞路段的概率,提高导航的智能化水平。
对现有技术进行分析发现,其之所以容易将车辆引导至堵塞的路段中,主要是全面更新地图的数据量大,难以保证及时更新,如果只是局部更新又无法保障突发事件路段在更新范围内,因此,寄希望于提高地图更新的及时性来解决问题,可行性较低。
但是我们发现我们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某天某段路突然遇到意外而堵塞后,地图并未更新,甲向前行驶,并且驶入堵塞路段后,才发现无法通行,于是返回,折回的半路上遇到车辆乙,这时甲往往想提醒乙不要继续往前了,但是这种方式很难高效、准确地示意,极不便利,或者,乙会觉得对向有来车,于是认为前方道路可通行,或者甲折回的路上,乙尚未出现,这就导致这种打招呼提示的方式很难行得通。但是,基于这种启发,我们提供一种新的导航方法。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联网智能导航越障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用以降低车联网用户驶入堵塞路段的概率,提高导航的智能化水平。
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联网智能导航越障方法,包括:
车联网平台对双行道中行驶的第一车辆及第一车辆前方的多个第二车辆进行定位追踪;
基于第二车辆的行驶状态更新第一车辆客户端中显示的导航路线,包括:
识别第二车辆的驶回事件,当识别到第二车辆的驶回事件时,将第一车辆前方道路的道路属性更改为与第一车辆当前行驶方向相反的单行道,利用车联网系统的导航模块重新对第一车辆生成导航信息,显示新生成的导航路线。
可选地,还包括:
以第一车辆的位置和预设的距离划出局域路网,定位局域路网内的参考车辆,从参考车辆客户端中获取当前导航路径信息;
确定第一车辆的出发地与终点地,选取多条由所述出发地到达所述终点地的备选道路;
判断当前导航路径信息与备选道路是否具有重合路段筛选影响车辆,所述影响车辆的当前导航路径与所述备选道路具有至少一段重合路段;
构建并调用递推模型,执行耗时正向递推任务,得到备选道路的耗时;
显示对各备选道路递推得到的耗时,供用户选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天之眼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天之眼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40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