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乡村重构动力评价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46698.1 | 申请日: | 202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0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和平;付鹏;赵之齐;肖竞;靳泓;谢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50/26 | 分类号: | G06Q50/26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赵中富 |
地址: | 40004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乡村 动力 评价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乡村重构动力评价方法及系统,通过选取研究对象的重构发展因子,构建多因子组成的乡村重构发展模型;基于研究对象各重构发展因子的相关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计算乡村重构发展模型的各因子权重;对研究对象重构发展因子指标值进行标准化处理,获得标准化数据;根据各因子权重,对标准化数据进行线性加权,量化计算各研究对象的重构发展指数;最后将标准化数据与乡村重构发展指数输入预先建立的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得到各因子动力评价结果。该方案以客观的例行分析为基础,构建较为综合全面的评价方式,且数据资料需求精炼易于获取,从而能普适地、科学地、有效地从微观聚落尺度对乡村重构动力进行评价,从而获得乡村重构发展动力机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城市规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乡村重构动力评价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乡村是包含了多要素的复杂系统,乡村聚落在多要素等相互作用下实现要素整合、结构 重组、功能优化、社会经济转型的重构发展,形成复合发展体系。现阶段乡村动力机制研究 一方面大量聚焦于从资源类型、主导模式、发展条件等方面主观定性梳理发展情况,侧重零 碎化案例主观定性规律总结,另一方面多在宏观村镇体系尺度上进行研究,在微观聚落尺度 的多要素客观规律挖掘上存在一定空缺,在方法和结论的客观性、普适性和可推广性上还有 所欠缺。
基于乡村区域条件、本底资源、政策支持和发展模式等的影响之下,现阶段 乡村还呈现发展不平衡状态,表现出明显的发展差异,亟需一种切实有效的评价 方法来识别乡村发展内在规律、总结优秀发展经验并进行推广,因此需要建立一 套具有科学性和普适性的乡村重构动力评价方法,深度分析乡村重构发展动力机 制,据此提出发展建议,以期为乡村发展路径和空间优化配置提供切实可行的参 考。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乡村重构动力评价方法及系统,旨在 解决当前国内规划界缺乏科学适用的聚落尺度乡村重构动力量化评价的手段和 技术方法,以及现阶段乡村发展问题与优秀经验总结缺乏数据支撑的普适性和客 观性结论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乡村重构动力评价方法,包括:
选取研究对象的重构发展因子,构建多因子组成的乡村重构发展模型;
基于研究对象各重构发展因子的相关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计算所述乡村重 构发展模型的各因子权重;
对研究对象重构发展因子指标值进行标准化处理,获得标准化数据;
根据各因子权重,对所述标准化数据进行线性加权,量化计算各研究对象的 重构发展指数;
将所述标准化数据与乡村重构发展指数输入预先建立的灰色关联分析模型, 得到各因子动力评价结果。
优选的,所述乡村重构发展模型的构建包括:
根据研究对象发展导向,选取i个乡村重构因子作为研究对象的重构发展因 子,建立由n项因子构成的乡村重构发展模型;n项因子记为X1,X2,...,Xi, Xn其中,n为正整数;
所述乡村重构因子包括:特定产业规模比重、高标准农田比重、兴趣点数、 产业从业人口占比、林地覆盖率、人均绿地广场面积、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人均 宅基地面积、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比重、居民点数量与密度、旅游服务设施完善率 和交通运输用地比重。
优选的,所述获取研究对象各重构发展因子的相关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包括:
获取各研究对象各项因子的相关人口、经济、社会统计数据,土地利用数据, 问卷和访谈统计数据,卫星遥感影像和规划图集,相关文献资料,相关网络数据。
优选的,所述计算乡村重构发展模型的因子权重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66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