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分拣垃圾桶及其分拣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744825.4 | 申请日: | 2021-07-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3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 发明(设计)人: | 姚燕生;陈锐;张颖;王焕钦;陆寅;于晓娟;张帆;龙飞;何平;丁琨;刘家保;陈杰;凌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建筑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5F1/16 | 分类号: | B65F1/16;B65F1/14;B65F1/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云道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230 | 代理人: | 司楠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分拣 垃圾桶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分拣垃圾桶,包括筒体和桶盖,还包括智能分拣系统,所述筒体内部设置有锥形台状旋转台,所述旋转台外围设置有若干个通过绳索驱动机构控制的自动门,所述自动门下方均设置有分拣桶,所述桶盖内侧面中央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旋转台通过旋转电机控制旋转,所述自动门通过开合电机控制开合,所述旋转电机、开合电机、摄像头均连接在智能分拣系统上。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智能分拣垃圾桶的分拣方法。本发明智能分拣垃圾桶及其分拣方法,简单实用,能够有效解决干垃圾的再分类和再分拣的问题,结构紧凑,体积小,成本低,稳定性高,分拣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分拣垃圾桶及其分拣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是人口大国,每日产生的垃圾也不计其数,垃圾的处理也就自然而然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垃圾桶在垃圾回收和处理过程中的作用也就十分重要。在国家政策的指引和支持下,垃圾分类的试点工作早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武汉等多个城市开展,积累了一定经验,也暴露出了在垃圾分类中的问题。例如,全国垃圾分类目前没有统一分类标准,垃圾人工分类工作量大、费时费力等。
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也给垃圾分类带来了新的模式,智能垃圾桶,智能分类垃圾回收箱层出不穷,新产品的出现解决了一定的垃圾处理的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常见的智能分类垃圾回收箱的占地面积较大,前期建造工程量大,以及使用维护的问题也人们带来了一定的困扰。目前,智能分类回收箱或者传统分类垃圾桶主要在社区、学校等人口流动较小的区域有不错的效果。但是对于商业区、景区、路边等人口流动较大的区域,干垃圾较多,而且垃圾类型较为单一,若使用传统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在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上是需要大量的人力,资金的投入。如果利用监控来监控人们是否正确分类垃圾,由于人口的流动,则面临巨大的身份信息的收集处理,例如外地出差,旅游等短期来到新的城市的人群,则需要面临信息登记,以及了解不同城市的垃圾分类标准等问题。
因此研发一种针对商业区、景区、路边等区域的干垃圾的智能分拣垃圾桶,并具有体积小、成本低的特点,是十分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智能分拣垃圾桶及其分拣方法,以解决以上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分拣垃圾桶,包括筒体和桶盖,还包括智能分拣系统,所述筒体内部设置有锥形台状旋转台,所述旋转台外围设置有若干个自动门,所述自动门下方均设置有分拣桶,所述桶盖内侧面中央设置有摄像头和LED光源,所述旋转台通过旋转电机控制旋转,所述自动门通过开合电机控制开合,所述旋转电机、开合电机、摄像头均连接在智能分拣系统上。
优选地,所述筒体内底部设置有交叉分隔板,所述交叉分隔板由居中的旋转电机安装管和若干个居于外侧的成放射状对称排列的隔板组成,所述旋转电机安装管中心处设置有旋转电机安装孔,所述旋转台安装在交叉分隔板上,所述旋转电机安装在旋转电机安装孔内;所述分拣桶和自动门均设置有若干个,所述交叉分隔板上的隔板将筒体内底部外侧空间分隔成若干个分拣空间,若干个所述分拣桶分别安装在若干个分拣空间内,若干个所述自动门均倾斜设置且分别设置在若干个分拣桶的正上方。
优选地,所述交叉分隔板为十字形隔板,所述分拣桶和自动门均设置有四个,所述十字形隔板将筒体内底部分隔成四个分拣空间,四个所述分拣桶分别安装在四个分拣空间内,四个所述自动门均倾斜设置且分别设置在四个分拣桶的正上方。
优选地,所述自动门均安装在开合基台内,所述开合基台的下侧安装在旋转台的底部边沿外,所述开合基台的上侧安装在筒体内壁上。
优选地,所述自动门包括扭转门、连接轴、扭转弹簧、拉伸耳板,所述扭转门一侧边通过连接轴和扭转弹簧安装在开合基台内,所述拉伸耳板安装在扭转门背面,所述开合电机上安装有绕线装置,所述绕线装置上缠绕有开启拉伸绳索,所述开启拉伸绳索的前端固定在拉伸耳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建筑大学,未经安徽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48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