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微生物的微胶囊型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42419.4 | 申请日: | 202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652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王瑾;杨成立;李洋;王恩彪;李婷婷;彭湃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地生态环境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7/32 | 分类号: | C09K17/32;B01J13/20;C05G3/00;C05G3/80;C05G5/35;C12N1/20;C12R1/11;C12R1/10;C12R1/125;C09K10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薛红凡 |
地址: | 03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微生物 微胶囊 土壤改良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微生物的微胶囊型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肥料技术领域。所述微胶囊型土壤改良剂包括三维网状结构的胶囊外衣和包裹在所述胶囊外衣内的微生物;本发明以γ聚谷氨酸、环氧化淀粉和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胶囊外衣原料,并经过严格质量配比,制备的三维网状结构将土壤益生菌包埋起来,有效保护益生菌免受暴晒、水淹等恶劣自然环境的破坏,提高益生菌在土壤中的存活率和生物活性。同时本发明还将包括腐殖酸钾在内的有机肥料与微生物混合一同包埋在胶囊外衣内,形成的土壤改良剂不仅发挥微生物的土壤改良作用,改善土壤团粒,而且达到肥料缓释作用,提高肥料利用率,从而促进作物生长速度和产量的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微生物的微胶囊型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人口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化学肥料的大量施用不仅浪费资源和能源,使农业生产环境遭受污染,对资源环境造成胁迫,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同时连年持续大量施肥,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土壤酸化、土壤板结、土壤团粒结构减少等土壤结构恶化,土壤微生态结构恶化,从高肥力的“细菌型”向低肥力的或病害的“真菌型”结构转化,造成作物病害频发,影响作物品质,甚至减产或绝收。
目前,研究开发能够满足作物生长需求,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土壤养分损失,提质增效的微生物改良剂是未来发展的研究方向,又满足当前中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微生物改良剂是以具有有益微生物为主体,并添加对生态环境友好的植物生长营养物质,使之在改善土壤团粒体结构的同时,增加土壤养分并促进作物生长,以增产增收。将微生物直接施入土壤中,虽然短期内能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加土壤养分,但长期效果并不理想,可能原因是微生物受暴晒、水淹等恶劣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了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存活率,从而降低了微生物肥料的利用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微生物的微胶囊型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将微生物有效成分包裹至三维网状结构的外壳,使其可以使有微生物免受环境的破坏,提高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存活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微生物的微胶囊型土壤改良剂,包括三维网状结构的胶囊外衣和包裹在所述胶囊外衣内的微生物;
所述胶囊外衣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γ聚谷氨酸3~5份、环氧化淀粉2~3份和羧甲基纤维素钠2~3份;
所述胶囊外衣的质量占所述微胶囊型土壤改良剂的30%~50%。
优选的,所述微生物包括以下微生物的菌体或发酵液: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megaterium)、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
优选的,所述微生物的总活菌浓度不低于1.5×109CFU/mL;
所述巨大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的发酵液的体积比为1~5:1~5:1~5。
优选的,所述胶囊外衣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γ聚谷氨酸4份、环氧化淀粉2.5份和羧甲基纤维素钠2.5份。
优选的,所述微胶囊型土壤改良剂还包括有机肥料;
所述有机肥料与所述微生物一同包裹在所述胶囊外衣内。
优选的,所述有机肥料包括黄腐酸钾;
所述黄腐酸钾的质量占所述微胶囊型土壤改良剂总质量的12%~18%。本发明提供了所述微胶囊型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γ聚谷氨酸、环氧化淀粉和羧甲基纤维素钠与水混合,得到胶囊外衣溶液;
2)将含微生物的溶液滴加至所述胶囊外衣溶液中,固化,冷冻干燥,得到微胶囊型土壤改良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地生态环境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大地生态环境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24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门结构、发动机热力学循环控制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切面机面片纠偏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