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等厚板栅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36286.X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35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毛丁;谭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雷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74 | 分类号: | H01M4/74;H01M4/73;H01M4/8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蒙捷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九龙坡***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等 厚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不等厚板栅,其特征在于:包括极耳、汇流排和冲孔部;所述冲孔部由上至下包括厚度依次递减的第一冲孔部至第N冲孔部,N=3;第N冲孔部和第N-1冲孔部之间设有若干加强筋;第一冲孔部和汇流排之间也设有若干加强筋;
第一冲孔部的厚度相对于极耳厚度减薄35-40%,第二冲孔部的厚度相对于第一冲孔部的厚度减薄25-30%,第三冲孔部的厚度相对于第二冲孔部的厚度减薄20-25%;第一冲孔部、第二冲孔部和第三冲孔部分别由第一加工前冲孔部、第二加工前冲孔部和第三加工前冲孔部加工形成;
所述加强筋靠近极耳的一端的宽度为1.5-2.5mm,远离极耳的一端的宽度为0.5-1mm;加强筋靠近极耳的一端和远离极耳的一端之间的距离为4-6mm;相邻加强筋之间的距离为2-3mm;加强筋的斜面与第一加工前冲孔部的靠近该加强筋的侧面形成的夹角为65-75°;
其由如下方法制备而成:
S1:制备获得板栅初始胚料,板栅初始胚料包括等厚冲孔部;
S2:通过多次冷轧获得梯度厚度冲孔胚料,所述梯度厚度冲孔胚料包括极耳、汇流排和梯度厚度冲孔部;梯度厚度冲孔部包括梯度变薄的第一加工前冲孔部、第二加工前冲孔部和第三加工前冲孔部;
多次冷轧的过程为:将等厚冲孔部放在上辊和冷轧平板之间,对等厚冲孔部进行第一次冷轧,冷轧平板和上辊之间的距离为经过第一次冷轧后形成的第一加工前冲孔部的厚度;再进行第二次冷轧,将经过第一次冷轧的板栅初始胚料置于冷轧平板和上辊之间,并将冷轧平板和上辊之间的距离调近,启动履带带动板栅初始胚料向左运动,完成第二次冷轧;再以第二次冷轧的方式对经第二次冷轧的板栅初始胚料进行第三次冷轧,获得梯度厚度冲孔胚料;
所述冷轧平板靠近极耳的一端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用于制备加强筋的凹槽;
S3:对梯度厚度冲孔部进行冲孔处理,获得3D结构前胚料;
S4:将3D结构前胚料的3D结构前冲孔部压制成波浪状,获得不等厚板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等厚板栅,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孔部呈波浪状;所述冲孔部的相邻的波峰与波谷距离为0.9-2.5mm,相邻的波峰与波峰间距为1.5-5.5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不等厚板栅,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孔部上设有若干冲孔,所述冲孔的尺寸为2.5×2.5mm或者3.5×3.5mm或者5×5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不等厚板栅,其特征在于:第一加工前冲孔部、第二加工前冲孔部和第三加工前冲孔部的高度比为5-7:15-25:70-7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等厚板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和所述汇流排的厚度均为0.7-0.8mm。
6.一种不等厚板栅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不等厚板栅,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依次进行的步骤:
S1:制备获得板栅初始胚料;
S2:通过多次冷轧获得梯度厚度冲孔胚料,所述梯度厚度冲孔胚料包括极耳、汇流排和梯度厚度冲孔部;
S3:对梯度厚度冲孔部进行冲孔处理,获得3D结构前胚料;
S4:将3D结构前胚料的3D结构前冲孔部压制成波浪状,获得不等厚板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不等厚板栅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将板栅初始胚料的等厚冲孔部置于上辊和冷轧平板之间,上辊和冷轧平板将等厚冲孔部冷轧成指定厚度,并通过多次冷轧获得梯度厚度冲孔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雷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雷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3628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