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编码单元的仿射运动估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32569.7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0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陈长鑫;向国庆;严伟;贾惠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未名信科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N19/176 | 分类号: | H04N19/176;H04N19/51;H04N19/513;H04N19/147;H04N19/567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李小朋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萧***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编码 单元 运动 估计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终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编码单元的仿射运动估计方法,包括:获取并划分当前编码单元,生成n个编码块;获取n个编码块各自的中心运动矢量,生成n个第一中心运动矢量;从n个第一中心运动矢量中任意选取m个不同的编码块的中心运动矢量进行组合,生成多组中心运动矢量;根据所述多组中心运动矢量中各组中心运动矢量计算与其对应的未选中编码块的运动矢量,生成n个编码块各自的第二中心运动矢量;根据所述n个编码块各自的第二中心运动矢量从所述多组中心运动矢量中确定出率失真代价最小值对应的中心运动矢量,得到一组最优中心运动矢量。因此,采用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降低编码复杂度,利于算法硬件实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频编解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编码单元的仿射运动估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AVS3标准中,尺寸为16x16及以上的编码单元CU块,都会进行仿射运动估计。目前在AVS3标准中采用的仿射运动估计算法为基于梯度的快速仿射运动估计算法,该算法根据梯度下降来同时迭代更新一个块的两个控制点MV。基于梯度的快速仿射ME算法能够快速收敛,从而显著降低编码复杂度。
在现有技术中,基于梯度的快速仿射运动估计算法可以在每次迭代中同时求解两个MV,并快速收敛到最优组合。基于梯度的快速仿射ME算法的本质是在每次迭代中根据当前块和该块的预测之间的均方误差(MSE)来调整MV0、MV1。目前的快速ME算法虽然能够在每次迭代中同时求解两个MV,并快速收敛到最佳控制点MV组合,但是进行6至8次的迭代依然会有不可忽视的编码复杂度。每次迭代需进行的步骤如图1所示。且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每次迭代在计算率失真代价时所进行的运动补偿是以4x4的小块单位计算其中心像素点的MV,然后进行运动补偿,具有一定的编码复杂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编码单元的仿射运动估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编码单元的仿射运动估计方法,方法包括:
获取并划分当前编码单元,生成n个编码块;
获取n个编码块各自的中心运动矢量,生成n个第一中心运动矢量;
从所述n个第一中心运动矢量中任意选取m个不同编码块的中心运动矢量进行遍历组合,生成多组中心运动矢量;
根据所述多组中心运动矢量中各组中心运动矢量计算与其对应的未选中编码块的运动矢量,生成n个编码块各自的第二中心运动矢量;
根据所述n个编码块各自的第二中心运动矢量从所述多组中心运动矢量中确定出率失真代价最小值对应的中心运动矢量,得到一组最优中心运动矢量;其中,n为预设常数,n为正整数。
可选的,根据所述n个编码块各自的第二中心运动矢量从所述多组中心运动矢量中确定出率失真代价最小值对应的中心运动矢量,得到一组最优中心运动矢量,包括:
利用n个编码块各自的第二中心运动矢量针对与其对应的编码块进行运动补偿,生成n个预测块;
计算n个预测块和其对应的编码块之间的残差像素,并基于所述残差像素计算所述n个预测块的率失真代价;
选取n个预测块的率失真代价中最小值,并将最小值对应的一组中心运动矢量确定为一组最优中心运动矢量。
可选的,获取n个编码块各自的中心运动矢量,包括:
初始化当前编码单元的同一帧编码单元;
提取同一帧编码单元中与当前编码单元相同位置处的中心运动矢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未名信科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未经杭州未名信科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325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扇出型封装填埋方法
- 下一篇:一种钢塔与钢壳混凝土组合塔的混合塔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