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静态标定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31065.3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9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王秋原;张宇超;高瑞金;李波;张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7/497 | 分类号: | G01S7/497;G01S7/40;G06T7/80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地址: | 201499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态 标定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静态标定系统及方法,涉及对自动驾驶车辆安装的传感器标定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主程序模块:接收各传感器发送的数据并转发给数据解析模块;数据解析模块:对接收的数据进行解析处理,判断标定靶标的运动状态;数据缓存模块:用于存储由数据解析模块解析得到的解析数据;数据存储模块:待靶标再次开始运动时,对数据缓存模块中的解析数据取平均值作为一次采样数据,并存入数据存储模块,对采样点数据进行标定,对标定结果进行验证。本发明能够同时标定各类传感器,提升标定效率;能在标定与验证过程中将传感器之间的数据互相投影转换,结合图像互相验证;且多传感器的同时标定能降低整体标定系统性误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自动驾驶车辆安装的传感器标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静态标定系统及方法,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和相机的静态标定方法。
背景技术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是在静态标准条件下进行标定的。所谓静态标准是指没有加速度、振动、冲击(除非这些参数本身就是被测物理量)及环境温度一般为室温(20±5℃),相对温度不大于大85%,大气压力为7kPa的情况。所用的标准仪器及设备至少要比被标定的传感器的精度高一个等级,为保证标定数据真实可靠,必须选用与被标定传感器精度相应的标准器具。
公开号为CN107314786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传感器标定设备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上位机,传感器标定设备和待标定的传感器;上位机与传感器标定设备通过总线进行通信,待标定的传感器与传感器标定设备电连接;上位机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标定命令,将标定命令下发至传感器标定设备;待标定的传感器设置在标定仓内,标定仓内还设置有标准仪器,用于检测标定仓内标定气体的浓度值,并发送至上位机;上位机用于接收该浓度值,并发送至传感器标定设备,以对待标定的传感器进行标定。
现有算法只适应于单一传感器或两种类型的传感器,不能同时标定激光雷达、相机、4D毫米波雷达。现有算法需要技术人员手动进行数据采集与标注,标定过程繁琐,对操作人员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无法实现自动采集并完成标定。现有算法应用于自动驾驶车载传感器,无法应用于路侧传感器标定。且现有算法无法将传感器标定到经纬度坐标系。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静态标定系统及方法。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静态标定系统及方法,所述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静态标定系统,所述系统程序接收各传感器发来的数据,该系统包括:
主程序模块:接收各传感器发送的数据并转发给数据解析模块;同时判断系统整体运动状态,以及判断系统是否记录解析后的数据;计算标定参数并进行保存;
数据解析模块:对接收的数据进行解析处理,判断标定靶标的运动状态;
数据缓存模块:当靶标处于静止状态时,用于存储由数据解析模块解析得到的解析数据;
数据存储模块:待靶标再次开始运动时,对数据缓存模块中的解析数据取平均值作为一次采样数据,并存入数据存储模块,对采样点数据进行标定,对标定结果进行验证;
其中,数据解析模块、数据缓存模块以及数据存储模块的工作状态、存储状态及数据是否清空都由主程序模块进行控制。
优选的,所述数据存储模块包括:待标定靶标再次开始运动时,对数据缓存模块中的数据取平均值作为一次采样数据,并存入数据存储模块,该过程循环进行,直至操作者认为采集到足够多的数据;
采集结束后,读取数据存储模块中存储的采样数据进行标定,输出标定结果文件,并对标定结果进行验证。
所述标定靶标上安装有组合导航,且组合导航与标定靶标固联,用于给出标定靶标的位置信息、运动状态、时间信息以及自身工作状态。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静态标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310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