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IL-26用于焦虑抑郁症的鉴别与诊断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729141.7 申请日: 2021-06-29
公开(公告)号: CN113215249B 公开(公告)日: 2022-09-30
发明(设计)人: 程倩倩;张纪岩;何佳;杨锡琴;董洁;牛春晓;曹俊霞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C12Q1/6883 分类号: C12Q1/6883;G01N33/68;A61K45/00;A61P25/22;A61P25/24
代理公司: 北京慧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43 代理人: 鲍晓芳
地址: 100039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il 26 用于 焦虑 抑郁症 鉴别 诊断
【说明书】:

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IL‑26用于焦虑抑郁症的鉴别与诊断。本发明提供一种焦虑抑郁症诊断或鉴别诊断试剂,所述试剂包括检测IL‑26表达水平的物质。本发明通过大量临床样本的证明了IL‑26在焦虑抑郁症患者低表达,作为焦虑抑郁症诊断标记物,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也可作为区分焦虑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和痴呆中的两两疾病间的辅助指标,为基因治疗、药物治疗等临床应用提供了治疗靶点和重要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IL-26用于焦虑抑郁症的鉴别与诊断。

背景技术

神经症又可以称之为神经官能症或精神神经症,是对一组精神障碍疾病的总称,如神经衰弱、强迫症、焦虑症、恐怖症、躯体形式障碍等。神经症临床表现的主要特点为患者常深感痛苦,影响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无任何器质性病理基础,大多会出现精神和心理异常,有时还可能会导致心脏、胃肠或生殖系统发生病变,会持续迁延发作。

临床上经常用一个名词叫神经症,非常广泛,也叫神经官能症,或精神神经症,不是一个单独疾病,是一组疾病的总称。包括神经衰弱、焦虑状态、抑郁状态、躯体障碍,是多种疾病综合的总称。临床表现非常复杂,病人非常痛苦,有各种各样的临床表现,但做客观检查时,又检查不出相应器质性疾病,或者检查器质性疾病,不能解释病人目前表现。

焦虑抑郁症(焦虑抑郁障碍)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以广泛性焦虑症(慢性焦虑症)和发作性惊恐状态(急性焦虑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等症,其焦虑并非由实际威胁所引起,或其紧张惊恐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称。

据流行病学调查和医疗机构调查报道,近40%~70%的抑郁障碍现患社区人群或机构就诊群体共病至少一种焦虑障碍。国内研究报道,抑郁障碍就诊患者共病焦虑障碍的比例高达60.2%~68.9%,社区人群中心境障碍和焦虑障碍的共患率高达63%。相比于无焦虑障碍共病的抑郁障碍病患,共病群体具有总体疾病特征更复杂、病情更严重、社会经济状况较低下、功能损害更严重、残疾程度更高、生活质量较差等特征。更为重要的是,大量研究结果显示该群体具有更显著的预后不良倾向。

在中国5个城市15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心血管科、消化科、神经科和妇科门诊,对8487例患者开展诊断性调查显示,焦虑障碍的患病率8.6%,焦虑和抑郁同时存在的患病率是4.1%;445例符合焦虑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中,接近半数与抑郁障碍共病。针对美国普通人群的共病率研究中,12个月内患有抑郁症且同时诊断为焦虑的比例高达51.2%-57.5%。

一项2009年发布的中国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共纳入508例符合美国DSM-IV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焦虑量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对其进行评估,观察流行病学资料、焦虑抑郁症状群及自杀状况。结果显示,抑郁症患者焦虑障碍的共病率为68.9%,16.7%共病多种焦虑障碍。焦虑障碍种类分布以广泛性焦虑障碍为主,为56.1%。焦虑对抑郁症的临床严重程度有显著统计学意义。36%患者同时伴有躯体疾病。

临床实践中,针对抑郁障碍伴焦虑患者,可选用同时拥有抑郁和焦虑障碍适应证的抗抑郁药物。另外,从抗抑郁药起效机制出发,也可考虑采用5-HT1A受体部分激动剂进行增效治疗,针对焦虑性抑郁障碍患者的疗效似乎应该更为理想,加之长期安全性相对较好,或可作为较优的治疗选择。

但是,焦虑抑郁症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系统、多环节的功能失调,可表现为多种生化物质的动态平衡异常。但令人遗憾的是,焦虑抑郁症的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清楚,并且对于焦虑抑郁症的诊断还是以临床表现及量表作为主要的诊断依据,目前,尚缺乏焦虑抑郁症诊断及与其它精神神经疾病鉴别诊断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等客观指标。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291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