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油箱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05587.6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200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冯博;于洋磊;曾志新;肖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5/067 | 分类号: | B60K15/067;B60K15/063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蔡光仟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油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油箱,包括箱体;固定机构,与所述箱体连接,用于将所述箱体固定于车身上;缓冲机构,与所述固定机构连接,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外部,所述缓冲机构的一部分在所述箱体受到外界物体撞击时向靠近所述固定机构的方向运动,以缓冲撞击所产生的部分冲击力;回推机构,与所述固定机构连接且与所述缓冲机构联动,所述回推机构的一部分在所述缓冲机构的一部分向所述固定机构运动时向远离所述固定机构的方向运动,与所述缓冲机构一起承受外界物体的撞击。本发明提供的燃油箱,可以减小被外界物体撞击的冲击力,避免箱体被损坏,还可以降低被撞击时燃料泄漏发生点燃的几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燃油箱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燃油箱,即燃油贮存装置,对耐腐蚀性要求高。在双工作压力时,在表压至少是0.03MPa时应密封,产生的过压力必须通过孔或安全阀自行减压,在弯道行驶、倾斜路面或受到冲击时燃油不应从加液的密封盖或压力平衡装置流出,燃油箱必须离开发动机安装,以免在出现交通事故时点燃燃油,燃油箱是个相对密闭的系统,燃油箱上通常设有通风装置,以防止随着油量的过度消耗而在箱内与大气的压力差的作用下变形,不同的车辆燃油箱的位置不同,特别是大型车辆为了有较大的存油量,通常会采用较大的燃油箱,所以燃油箱一般都安放在车辆一侧。
如今现有的燃油箱通常会采用钢板结构,但是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难免会发生意外情况,导致燃油箱与外界发生碰撞,在发生碰撞后很容易发生损坏,而且碰撞的外界物体一般都是挤压在燃油箱外侧,很容易导致燃油箱持续受压,而且在发生碰撞燃油发生泄漏后,很容易导致燃油被点燃,造成二次损伤。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油箱,通过设置的缓冲机构、回推机构以及阻燃机构,能够有效减小燃油箱被外界物体撞击时的冲击力,更能有效避免燃油箱因撞击而发生点燃的问题,提高燃油箱的使用安全性。
本发明提供的燃油箱,包括箱体;固定机构,与所述箱体连接,用于将所述箱体固定于车身上;缓冲机构,与所述固定机构连接,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外部,所述缓冲机构的一部分在所述箱体受到外界物体撞击时向靠近所述固定机构的方向运动,以缓冲撞击所产生的部分冲击力;回推机构,与所述固定机构连接且与所述缓冲机构联动,所述回推机构的一部分在所述缓冲机构的一部分向所述固定机构运动时向远离所述固定机构的方向运动,与所述缓冲机构一起承受外界物体的撞击。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箱体上下表面的多组缓冲杆、与所述缓冲杆一端密封连接的第一套管、与所述缓冲杆另一端连接的防撞环,所述防撞环在所述箱体受到外界物体撞击时与外界物体接触,所述缓冲杆在所述防撞环的推动下向靠近所述固定机构的方向运动;所述回推机构包括多组回推杆、与所述回推杆一端密封连接的第二套管、与所述回推杆另一端连接的回推板,所述第二套管的内部与所述第一套管的内部通过流体连接,在所述缓冲杆向靠近所述固定机构的方向运动时,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内的流体推动所述回推杆向远离所述固定机构的方向运动,带动所述回推板向靠近外界物体的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与所述箱体后表面连接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高于所述箱体上表面和低于所述箱体下表面处设有两条相互平行的联通管,所述联通管内充满油液,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远离所述缓冲杆和所述回推杆的一端与所述联通管交替连接,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内分别设有缓冲弹簧和推送弹簧,所述防撞环在被外界物体撞击后,所述缓冲杆向靠近所述固定板的方向压缩所述缓冲弹簧,将所述联通管内的油液压向所述第二套管内部,推动所述回推杆向远离所述固定板的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回推板的侧边连接有移动板,所述回推板靠近所述箱体一面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第一凸板,所述第一凸板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移动板远离所述箱体的一面靠近所述回推板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凸板,所述第二凸板上垂直设有与所述通孔对应的多个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顶端还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凸板和所述第一凸板之间围绕所述限位杆还设有回位弹簧,所述移动板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限位杆的配合固定至所述回推板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55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