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找出每个生物个体中所缺失的有利遗传物质的方法及在濒危群体中的恢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04489.0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0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毕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16B30/10 | 分类号: | G16B3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戴嵩玮 |
地址: | 551700 贵州省毕节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找出 每个 生物 个体 缺失 有利 遗传物质 方法 濒危 群体 中的 恢复 | ||
本发明公开了找出每个生物个体中所缺失的有利遗传物质的方法及在濒危群体中的恢复方法,涉及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找到生物个体中没有,而群体基因组数据所具有的DNA序列;②验证这些DNA序列哪些是有利遗传物质。本发明将所述方法找出的有利遗传物质在濒危群体中进行恢复,阻止濒危物种群体走向灭绝,扩大濒危物种群体数量。最终达到阻止群体中生物个体及其后代过早走向死亡,扩大群体数量,从而阻止濒危物种群体走向灭绝,挽救整个濒危物种群体的目的。
本申请为申请号为“201710370189.7”、发明名称为“一种拯救濒危生物的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的分案申请,母案申请日为2017.05.23,申请人为毕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拯救濒危生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和工业的日益发展,人类活动能力和范围的增大,对环境破坏越来越严重,在过去的5个世纪内,约有900种动植物从地球消失,而濒临消亡的物种超过10000种。有科学家预言,地球上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已经不可避免的开始了。几乎全部动物和大多数植物都是异交生物。一个物种的消失对于许多物种都有着无法预见的影响,因为生态环境有着复杂的相互作用网络,人类对此知之甚少。生态系统崩溃必定会危及人类的生存,所以拯救濒危生物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而且对保护人类赖于生存但却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的一种能恢复濒危物种群体及濒危物种群体中的个体所缺失的有利遗传物质,阻止濒危物种群体走向灭绝,扩大濒危物种群体数量的拯救濒危生物的方法。
本发明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拯救濒危生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濒危物种遗传物质的多样性数据:
①濒危物种群体基因组数据的获取:对濒危物种群体中全部个体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进行生物学分析、DNA序列功能注释、保存数据;②近缘物种群体基因组数据的获取:把与此濒危物种近缘的物种有代表性的抽样进行全基因组测序进行生物学分析、DNA序列功能注释、保存数据;
(2)找出此濒危物种每个生物个体所缺失的有利遗传物质:如果濒危物种群体中遗传物质差异大或者具有遗传物质多样性就不需要与近缘物种群体基因组数据进行比对,只需把濒危物种群体中每个生物个体全基因组数据与此群体基因组数据进行对比,找出濒危物种每个个体中所缺失的有利遗传物质;如果濒危物种群体中遗传物质差异小或者不具有遗传物质多样性不仅需要与此濒危物种群体基因组数据进行对比,还需与近缘物种群体基因组数据库进行比对,找出濒危物种每个个体中所缺失的有利遗传物质;有利遗传物质是指对此濒危生物生存起重要作用的遗传物质,在学术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维持基本生存所必需的遗传物质,称为基本遗传物质;另一类是起增效作用的遗传物质,主要是指对适应环境,提升竞争能力起重要作用的遗传物质,比如抗逆,抗病等遗传物质。至于遗传物质是否为有利由下文的基因功能验证去决定。
上述找出每个生物个体中所缺失的有利遗传物质的具体方法为:
主要有两个步骤①找到生物个体中没有,而群体基因组数据所具有的DNA序列;②验证这些DNA序列哪些是有利遗传物质;步骤①:(通过各种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序列比对,找到生物个体中没有,而群体基因组数据所具有的DNA序列;步骤②:对这些DNA序列进行功能验证,验证这些DNA序列中哪些具有重要功能,基因功能验证有多种方法,比如RNAi技术、基因敲除、基因编辑技术、生物信息学方法、酵母双杂交技术、插入突变、基因的定点诱变、微阵列等。最好在近缘物种上验证这些基因的功能。
(3)在濒危群体中的恢复有利遗传物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毕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未经毕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44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