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缓冲器以及缓冲器的组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04420.8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32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佐佐木裕泰;小川贵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KYB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F9/32 | 分类号: | F16F9/32;F16F9/36;F16F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张雪梅 |
地址: | 日本国东京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器 以及 组装 方法 | ||
缓冲器具备:气缸;杆件,其可移动自如地插入气缸内;活塞,其插入气缸内并将气缸内划分为伸长侧腔室和压缩侧腔室;以及环状密封部件,其安装在活塞的外周上并与气缸的内周滑动接触;活塞具备在轴向上分割的第1活塞分割体、以及与第1活塞分割体在轴向上相对的第2活塞分割体;密封部件容纳在设置于第1活塞分割体的分割面侧的外周上的环状凹部中。此外,在缓冲器的组装方法中,预先将密封部件容纳在环状凹部之后,使第1活塞分割体和第2活塞分割体重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缓冲器以及缓冲器的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缓冲器,例如具备:气缸;活塞杆,其可移动自如地插入气缸内;活塞,其在可滑动自如地插入气缸内的同时,与活塞杆相连结;伸长侧腔室和压缩侧腔室,其通过活塞对气缸内进行划分的同时,填充液压油;外筒,其覆盖气缸外周并形成用于在气缸之间贮存液压油的储液器;阻尼通道,其仅仅允许液压油从伸长侧腔室流向储液器并对流经的液压油的流动施加阻力;整流通道,其设置在活塞上并仅仅允许液压油从压缩侧腔室流向伸长侧腔室;以及吸入通道,其仅仅允许液压油从储液器流向压缩侧腔室。
以这种方式构成的缓冲器被设定为在伸缩动作时液压油依次流经储液器、压缩侧腔室、伸长侧腔室后到达储液器的单相型缓冲器,并通过阻尼通道对从气缸内排向储液器的液压油的流动施加阻力,并产生妨碍伸缩的阻尼力。
通过由活塞划分的伸长侧腔室的压力和压缩侧腔室的压力作用于活塞以产生妨碍活塞移动的阻尼力,但是在缓冲器被设定为单相型缓冲器的情况下,为了在收缩动作时产生阻尼力,需要使伸长侧腔室和压缩侧腔室产生压力差。在缓冲器被设定为双向型缓冲器的情况下,缓冲器为了产生阻尼力,需要在伸缩动作中的两方或伸长动作时使伸长侧腔室和压缩侧腔室产生压力差。
因此,当液压油流经设置在活塞上的端口以外的气缸和活塞之间时,伸长侧腔室的压力和压缩侧腔室的压力之差与设计值不一致,因此缓冲器无法如期地产生阻尼力。
因此,如JP2015-224780A所公开的那样,在缓冲器中具备密封部件,该密封部件由合成树脂等形成为环状,在与气缸的内周滑动接触的同时,安装在设置于活塞的外周上的环状槽中。该密封部件对气缸和活塞之间进行密封,以使液压油不会流经设置在活塞上的端口以外的气缸和活塞之间。
发明概要
例如以铁道车辆或构造物为减振对象,缓冲器设置在铁道车辆的车身与台车之间或相邻的铁道车辆的车身之间、弹性支撑的构造物与地基之间或构造物的柱梁之间等,并用于衰减减振对象的振动的目的。
如前所述,当缓冲器的减振对象是铁道车辆或构造物这样的重物时,为了抑制减振对象的振动,需要缓冲器产生较大的阻尼力。为了满足这样的需求而增大缓冲器的阻尼力,需要增大伸长侧腔室的压力与压缩侧腔室的压力之差,因此位于活塞的外周的密封部件需要具有能够承受较大压力的强度。然而,当提高密封部件的强度时,密封部件显示出高弹性系数并且难以伸长。
在此,为了将密封部件安装在活塞外周的环状槽中,在扩大密封部件的直径以将活塞插入密封部件内后,使密封部件沿着活塞的外周移动到与环状槽相对的位置处。于是,密封部件通过自身发挥的复原力缩小直径后被容纳在活塞的环状槽中。
在采用这种将密封部件安装在活塞上的步骤的情况下,如前所述,当提高密封部件的强度而造成密封部件难以伸长时,活塞难以插入密封部件内。此外,当维护缓冲器时,需要从活塞上拆卸密封部件的操作,但是当密封部件难以伸长时,将难以拆卸密封部件。即是,当提高密封部件的强度时,将很难在活塞上安装或拆卸密封部件,并且缓冲器的组装性能及拆分性能恶化。
此外,当想要将密封部件强行地安装在活塞的环状槽中时,密封部件受损,并且密封性能也有可能劣化。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提高密封部件的强度也能够很容易地在活塞上安装或拆卸密封部件的缓冲器以及缓冲器的组装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KYB株式会社,未经KYB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44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