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毫米波雷达的目标筛选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04069.2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92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欢;霍科辛;陈倩;唐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综合交通大数据研究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3/93 | 分类号: | G01S13/93;G01S13/931;G01S13/93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诺正鑫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9 | 代理人: | 罗华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毫米波 雷达 目标 筛选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目标筛选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自动驾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毫米波原始数据,确定毫米波原始数据中对应的扫描点;确定各扫描点的特征数据,基于归一化处理后的特征数据,采用预设的聚类算法对扫描点进行聚类,基于各组聚类点中扫描点的特征数据,确定各组聚类点对应的物体类型,确定目标物体。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取毫米波数据的特征数据,将特征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通过预设的聚类算法对扫描点进行聚类,并基于各类聚类点的特征数据,确认目标物体,通过特征数据的聚类,能够有效排除非车辆、船只障碍物,并区分移动中的车辆、船只和非移动车辆、船只,为自动驾驶提供技术支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自动驾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毫米 波雷达的目标筛选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全天候、高鲁棒的目标检测是自动驾驶感知系统的关键环节,为自动 驾驶车辆的安全行驶、更合理高效的规划决策提供重要保障,而单传感器 检测具有局限性,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是解决全天候,极端环境检测的有效 办法。毫米波雷达能够准确探测障碍物的位置和速度,且具有较强环境适 应性。采用毫米波进行传感器融合是常见的方案之一。但检测过程中,非 目标物体,如车道栏杆,树木,建筑物等会影响检测效率,为后续传感器 融合带来误差和额外的计算量。为了提高毫米波雷达检测的精度和效率, 需对毫米波检测出的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
现有的方法只能通过检测到障碍物的速度将静止的目标和运动的目 标进行区分。但当毫米波装载在运动的车辆上时,由于栏杆,建筑物是相 对毫米波雷达运动的,栏杆,建筑物等也会被毫米波检测到速度,因此难 以区分障碍物和目标车辆、船只,且单凭速度这一指标难以区分车辆、船 只和其他运动物体。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旨在至少能解决上述的技术缺陷之一,特别是现有技术 难以区分障碍物和目标车辆,且单凭速度这一指标难以区分车辆和其他运 动物体的技术缺陷。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目标筛选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毫米波原始数据,确定所述毫米波原始数据中对应的扫描点;
确定各所述扫描点的特征数据,并对所述特征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
基于归一化处理后的所述特征数据,采用预设的聚类算法对所述扫描 点进行聚类,形成多组聚类点,其中,各所述聚类点中的扫描点不重复;
基于各组所述聚类点中所述扫描点的特征数据,确定所述各组聚类点 对应的物体类型,确定目标物体。
作为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毫米波 原始数据,确定所述毫米波原始数据中对应的扫描点,包括:
获取基于道路扫描的毫米波原始数据;
基于所述毫米波原始数据确定所述道路中的扫描点。
作为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各所述 扫描点的特征数据,并对所述特征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包括:
确定各扫描点相对于毫米波雷达的速度、雷达散射截面以及角度;
采用预设的公式将所述速度、雷达散射截面以及角度归一化。
作为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采用如下公式对 所述:速度、雷达散射截面以及角度归一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综合交通大数据研究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广西综合交通大数据研究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40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