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02560.1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35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杨柳;孙成秀;曹成林;刘岳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3/931 | 分类号: | G01S13/931;G01S15/931;G01S17/931;G01S13/86;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范坤坤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监控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通过目标车辆周围配置的各传感器获取与目标车辆对应的行驶数据;其中,行驶数据包括下述至少一项:车辆状态数据、环境感知数据以及车路协同数据;对各行驶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得到与目标车辆对应的周边情况数据;将周边情况数据在三维地图数据中进行实时显示,根据显示结果确定目标车辆是否存在安全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实现了对智能网联汽车进行高精度的监控,可以实时地对车辆遇到的安全问题进行预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形成了多个智能网联示范区,并有相当数量的智能网联汽车开展示范运营,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示范运营的车辆进行全方位数据采集、车辆监控以及数据分析等。
但是,现有的对智能网联汽车进行数据采集、车辆监控以及数据分析的过程主要着重与车辆自身的状态,无法满足智能网联汽车中对车辆监控的高精度需求,如何对智能网联汽车进行高精度的监控是业内关注的重点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实现对智能网联汽车进行高精度的监控,实时对车辆遇到的安全问题进行预警。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监控方法,包括:
通过目标车辆周围配置的各传感器获取与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行驶数据;其中,所述行驶数据包括下述至少一项:车辆状态数据、环境感知数据以及车路协同数据;
对各所述行驶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得到与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周边情况数据;
将所述周边情况数据在三维地图数据中进行实时显示,根据显示结果确定所述目标车辆是否存在安全问题。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通过目标车辆周围配置的各传感器获取与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行驶数据,包括:
通过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以及超声波雷达获取与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车辆状态数据;
通过环境采集模块采集与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环境感知数据;其中,所述环境感知数据包括下述至少一项:光线、雨雪、温度以及湿度;
通过无线接收模型获取与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车路协同数据;其中,所述车路协同数据包括:所述目标车辆周围的其他车辆的车辆状态数据,以及交通数据。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在通过无线接收模型获取与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车路协同数据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车路协同数据,以及定位系统确定的所述目标车辆的车头方向,确定所述目标车辆与所述其他车辆的位置关系。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对各所述行驶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得到与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周边情况数据,包括:
将采集到的各所述车辆状态数据、各所述环境感知数据以及各所述车路协同数据输入至数据融合模型中,输出与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周边情况数据;
其中,所述数据融合模型用于对同一视场内的同一物体被多个所述传感器同时识别所得到的数据进行融合。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在输出与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周边情况数据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周边情况数据输入至数据传递误差模型,去除所述周边情况数据中的重复数据和/或异常数据;
其中,所述数据传递误差模型通过无重复且无异常的多个周边情况数据训练得到。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周边情况数据在三维地图数据中进行实时显示,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25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