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及其显示面板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02176.1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67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贾智铉;琴络铉;严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233 | 分类号: | G09G3/32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康泉;宋志强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发光二极管 显示装置 及其 显示 面板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及其显示面板。OLED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包括被配置为发射第一颜色光的第一像素、被配置为发射第二颜色光的第二像素以及被配置为发射第三颜色光的第三像素。第一像素、第二像素和第三像素中的每一个包括至少两个晶体管、至少一个电容器和有机发光二极管。在第三像素中包括的至少两个晶体管和至少一个电容器中的至少一个具有与在第一像素或第二像素中包括的至少两个晶体管和至少一个电容器中的相应一个的尺寸不同的尺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涉及显示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和OLED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诸如智能电话和平板计算机的便携式装置中采用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装置中,可能期望减小功耗。近来,为了减小OLED显示装置的功耗,已经开发了一种在显示静止图像时降低驱动频率的低频驱动技术。例如,当执行低频驱动时,OLED显示装置可以在至少一个帧周期中不驱动显示面板,并且显示面板可以基于所存储的数据电压显示图像,由此减小OLED显示装置的功耗。
然而,在显示面板基于所存储的数据电压显示图像时,所存储的数据电压可能会由于显示面板的像素中的泄漏电流而失真,并且因此,OLED显示装置的图像质量可能会下降。进一步,当用于显示面板的驱动频率从前一驱动频率变为当前驱动频率时,以当前驱动频率驱动的显示面板的亮度可能不同于以前一驱动频率驱动的显示面板的亮度,并且这种亮度差异可能被用户感知为缺陷。
发明内容
一些实施例提供了能够在改变驱动频率时减小亮度差异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
一些实施例提供了能够在改变驱动频率时减小亮度差异的OLED显示装置。
根据实施例,提供了一种OLED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包括:被配置为发射第一颜色光的第一像素、被配置为发射第二颜色光的第二像素以及被配置为发射第三颜色光的第三像素。第一像素、第二像素和第三像素中的每一个包括至少两个晶体管、至少一个电容器和有机发光二极管。在第三像素中包括的至少两个晶体管和至少一个电容器中的至少一个具有与在第一像素或第二像素中包括的至少两个晶体管和至少一个电容器中的相应一个的尺寸不同的尺寸。
在实施例中,在第三像素中包括的至少两个晶体管和至少一个电容器中的至少一个的尺寸可以被确定为,使得用于第三像素的数据电压范围被调整为接近用于第一像素或第二像素的数据电压范围。
在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晶体管中的至少一个晶体管可以利用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PMOS)晶体管被实现,并且至少两个晶体管中的另外的晶体管可以利用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NMOS)晶体管被实现。
在实施例中,第一像素可以是发射红色光的红色像素,第二像素可以是发射绿色光的绿色像素,并且第三像素可以是发射蓝色光的蓝色像素。
在实施例中,红色像素、绿色像素和蓝色像素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存储电容器,包括与第一电源电压线耦接的第一电极以及与栅极节点耦接的第二电极;升压电容器,包括与栅极节点耦接的第一电极以及与栅极写入信号线耦接的第二电极;第一晶体管,包括与栅极节点耦接的栅电极;第二晶体管,被配置为响应于栅极写入信号线的栅极写入信号将数据电压传送至第一晶体管的源极;第三晶体管,被配置为响应于栅极补偿信号线的栅极补偿信号将第一晶体管二极管连接;第四晶体管,被配置为响应于栅极初始化信号将初始化电压施加至栅极节点;第五晶体管,被配置为响应于发射信号将第一电源电压线与第一晶体管的源极耦接;第六晶体管,被配置为响应于发射信号将第一晶体管的漏极与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耦接;以及第七晶体管,被配置为响应于栅极补偿信号将阳极初始化电压施加至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有机发光二极管可以包括阳极和与第二电源电压线耦接的阴极。
在实施例中,在蓝色像素中包括的升压电容器的电容可以具有比在红色像素或绿色像素中包括的升压电容器的电容低的电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显示有限公司,未经三星显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21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