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路板智能制造用卷绕式不易滑落的撕膜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02103.2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13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戚朝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戚朝凯 |
主分类号: | H05K3/22 | 分类号: | H05K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泽信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01 | 代理人: | 张艳萍 |
地址: | 200333 上海市普***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路板 智能 制造 卷绕 不易 滑落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线路板技术领域的线路板智能制造用卷绕式不易滑落的撕膜装置,包括,掀膜组件,所述压覆板底面嵌设有加热层;卷膜组件,所述卷膜组件设于掀膜组件一侧;割膜组件,所述割膜组件设于卷膜组件一侧;本发明通过压覆板底部的加热层与线路板边沿覆膜接触使其翘边,并通过联动齿轮驱使扇形板向上转动,使得气筒的出气口向上倾斜正对翘边的覆膜,行走轮的转动同步带动齿轮轴转动,并配合限位弹簧驱使压轮于线路板表面抵接,使得覆膜与线路板的脱离效率更高,且限位弹簧的设置使得压轮在一定幅度内跳动,使得线路板具有一定的振幅,进一步提高了覆膜的脱离效率,从而提高了线路板的撕膜效率,且避免了覆膜滑落和难以起边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路板技术领域,具体为线路板智能制造用卷绕式不易滑落的撕膜装置。
背景技术
电路板的名称有:陶瓷电路板,氧化铝陶瓷电路板,氮化铝陶瓷电路板,线路板,PCB板,铝基板,高频板,厚铜板,阻抗板,PCB,超薄线路板,超薄电路板,印刷电路板等。电路板使电路迷你化、直观化,对于固定电路的批量生产和优化用电器布局起重要作用。电路板可称为印刷线路板或印刷电路板,FPC线路板和软硬结合板-FPC与PCB的诞生与发展,催生了软硬结合板这一新产品。因此,软硬结合板,就是柔性线路板与硬性线路板,经过压合等工序,按相关工艺要求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FPC特性与PCB特性的线路板。
线路板在后续回收加工再利用过程中,需要进行撕膜作业,但是在撕膜过程中,由于覆膜的厚度很薄且与线路板的贴附程度很高,导致在撕膜时难以将覆膜与线路板剥离,且后续的撕膜过程中,容易出现覆膜与线路板的同步移动,使得覆膜不能有效从线路板上快速分离,以及撕除的覆膜容易滑落的问题,降低了线路板撕膜的质量和效率,为此,我们提出线路板智能制造用卷绕式不易滑落的撕膜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线路板智能制造用卷绕式不易滑落的撕膜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线路板智能制造用卷绕式不易滑落的撕膜装置,包括,
掀膜组件,包括压覆板,所述压覆板底面嵌设有加热层,且所述压覆板两端固定连接有支板,所述支板端部固定连接竖向设置的矩形框;
卷膜组件,所述卷膜组件设于掀膜组件一侧,且所述卷膜组件包括与矩形框底端固定连接的导向板;
割膜组件,所述割膜组件设于卷膜组件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矩形框之间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两端活动插接于矩形框上,且所述转动杆两端套设有转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与联动齿轮啮合传动连接,所述转动齿轮和联动齿轮均设有活动板上,所述活动板滑动设于矩形框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联动齿轮一侧设有与其共轴连接的扇形板,所述扇形板端部插接有气筒,所述气筒表面开设有条形出气口,且所述气筒表面插接有弯形气管,所述弯形气管端部与注气设备连接,所述注气设备一侧设有电源盒,所述加热层与电源盒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板上活动插接有竖向设置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之间设有卷膜辊,所述卷膜辊两端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活动设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一端活动嵌设于环形槽内,且所述连接臂另一端与压膜辊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卷膜辊端部设有与其共轴传动连接的行走轮,所述行走轮通过安装板表面设置的驱动电机驱使转动,所述安装板侧壁固定连接有L型支架,所述L型支架端部与半圆框端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半圆框上开设有弧形口,所述弧形口内活动插接有拨动杆,所述拨动杆一端固定连接弯形杆,所述弯形杆端部固定连接压轮,所述压轮之间通过传动轴传动连接,且所述拨动杆另一端设有弧形凸起并与齿轮轴活动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齿轮轴活动贯穿支撑架设置,且所述齿轮轴端部套设有带轮,所述带轮上套设有与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的联动皮带,所述支撑架端部与半圆框表面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戚朝凯,未经戚朝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21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