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桃自适应定向挤压破壳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01917.4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75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马秋成;陈强;卢安舸;庄自云;刘健;郭瑞雪;曹允盛;田润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N5/00 | 分类号: | A23N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1105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桃 自适应 定向 挤压 破壳机 | ||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机械设备,特别是一种用于核桃破壳加工的设备,主要是用于解决不同大小核桃的定向破壳问题,保证核桃破壳的有序性、定向性、自适应性、完整性。本发明由机架、电机、减速器、送料装置、振动调姿装置、自适应挤压破壳装置、核桃仁收集装置等组成。本发明通过挖料盘送料来实现核桃的有序输送,通过直线振动器调整核桃姿态来实现核桃的定向输送,采用自适应破壳装置来实现不同大小核桃破壳,采用并行作业的方法来提高加工效率。本发明可用于不同大小核桃破壳,也可用于巴旦木等其他坚果食品的破壳加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机械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核桃定向破壳的全自动设备,本发明也可用于巴旦木等其他坚果食品的破壳加工。
背景技术
核桃是一种坚果类食品,核桃仁中含有人体必需的钙、磷、铁等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以及胡萝卜素、核黄素等多种维生素,因此核桃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核桃树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在我国云南、陕西、山西、四川、河北、甘肃、新疆、安徽等省(区)广泛种植。核桃破壳取仁是核桃加工中十分重要的一道工序,核桃外壳坚硬,同一品种核桃之间的外形尺寸、内部结构差异较大,若要做到破壳但不损伤核桃仁,较为困难。这就导致核桃破壳取仁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对整个核桃产业的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需要研发一种适应性较强的核桃破壳设备。
关于核桃破壳取仁技术,已有相关人员进行了研究,中国专利201710378215.0公开了一种挤压距离可调的挤压式核桃破壳器,该发明是利用齿轮传动实现对挤压距离的控制,该发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手工作业的劳动强度。该发明结构复杂,实用性不强且自动化程度不高。中国专利202010303028.8公开了一种核桃破壳取仁机,该发明利用同向旋转滚轮组的转动,对核桃进行筛选和破碎,破碎后的核桃壳和核桃仁通过破壳导流板将破壳后的核桃导入到一对同向旋转的同向旋转滚轮组,随后通过同向旋转滚轮组上的螺纹滚轮和橡胶滚轮转动将核桃壳和核桃仁进行分离,最后分离后的核桃壳和核桃仁落入到风选筒内进行再次分离。该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有所提高,但是核桃进入破壳工作区域是无序的,且旋转辊是固定的,导致核桃的损伤率较高。中国专利202011027869.7公开了一种薄皮核桃破壳机的定向输送及破壳结构,该发明是利用倾斜设置于机架上的导槽和导槽下部安装的导轮实现核桃的定向输送,再由位于导轮前面的破壳轮实现核桃破壳。该发明可以实现核桃的定向输送,但是没有对核桃的姿态进行调整,对核桃的不同位置施加相同大小的破壳力,易造成核桃仁的机械损伤。
根据文献调研可知,由于核桃是植物的果实,其形状不规则且大小不一,破壳过程中的随机因素太多。上述专利技术主要是利用单动辊式、辊板式、板压式等机械装置对核桃挤压破壳,由于核桃形状、大小等随机因素的影响,固定的辊式、板式结构的破壳效果参差不齐,容易造成核桃仁的机械损伤。所以,核桃加工产业需要一种适应性较强的破壳设备来满足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桃自适应定向挤压破壳机,旨在通过提前调整核桃姿态和自适应挤压破壳来提高破壳质量,并采用并行作业方式来提高加工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的:一种核桃自适应定向挤压破壳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送料装置,振动调姿装置,自适应挤压破壳装置,出料斗;
所述自适应破壳装置安装在机架上并位于振动调姿装置的前方,该装置设有压板机构、输送平带和滚轮排;压板机构包括核桃压板、摆臂、限位片和侧挡板,核桃压板与摆臂固定连接,摆臂与上支撑板铰接,核桃压板两侧装有限位片,核桃压板工作面与输送平带之间呈一定的夹角,三组压板机构与输送平带之间的距离逐次减小;核桃压板的工作表面分布有锯齿;在每一组压板机构的两侧装有拉伸弹簧,拉伸弹簧一端固定在压板机构的前方,另一端与机架固定,与机架固定处装有调节螺母;输送平带由电机通过减速机、传动轴和平带轮驱动,输送平带下方装有滚轮排;
所述送料装置安装在机架后端,该装置设有料斗和挖料盘,挖料盘由电机通过传动机构驱动,挖料盘的正下方安装有出料溜槽,出料溜槽的末端位于振动盘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大学,未经湘潭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19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