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活污水低碳化深度处理与资源回收系统及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97386.6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00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朱光灿;孙骥;陆勇泽;杨忠莲;王楚亚;王立夏;殷玥;赵晓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戴义保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活 污水 碳化 深度 处理 资源 回收 系统 工艺 | ||
1.一种生活污水低碳化深度处理与资源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按污水流向依次连通的污水进水管(1)、粗格栅(2)、提升泵房(3)、细格栅(4)、旋流沉砂池(5)、高密度澄清池(6)、曝气生物滤池(7)、二沉池(8)、集水池(9)、氮磷吸附床(10)及第一排水管(11);高密度澄清池(6)中加入组合絮凝剂;
所述集水池(9)的出水口还连通有光催化降解反应器(12),所述光催化降解反应器(12)出水用于厂区景观灌溉;
还包括与所述二沉池(8)的污泥出口依次连通的第一集泥池(14)、污泥脱水机(16),所述污泥脱水机(16)设置于污泥脱水机房(15)内;所述污泥脱水机房(15)的污水出口通过回流管道(39)与所述粗格栅(2)相连通;
所述高密度澄清池(6)的污泥出口还依次设置有第二集泥池(17)、厌氧污泥床反应器(18)和菌藻共生反应器(19);所述菌藻共生反应器(19)的出液口与所述曝气生物滤池(7)的回流口相连通;
所述厌氧污泥床反应器(18)的排渣口与所述第一集泥池(14)的第二进泥口相连通;
所述厌氧污泥床反应器(18)的沼气出口还依次设置有沼气净化处理房(20)、沼气储罐(21),所述沼气储罐(21)上设置有沼气输出管道(22)。
2.一种生活污水低碳化深度处理与资源回收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污水经管网收集后,采用粗格栅(2)滤除较大的固体悬浮物后,由提升泵房(3)进行提升;
步骤二、污水提升后经细格栅(4)进一步滤除细小悬浮物颗粒后,经旋流沉砂池(5)除去污水中的泥砂;
步骤三、经旋流沉砂池(5)处理后的污水流至高密度澄清池(6),同时向高密度澄清池(6)中加入组合絮凝剂,并进行搅拌强化絮凝,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磷,对污水进行澄清处理;
步骤四、经高密度澄清池(6)澄清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曝气生物滤池(7),进一步去除有机物,同时将部分氨氮氧化为硝态氮;
步骤五、经曝气生物滤池(7)处理后的污水经二沉池(8)再次沉淀去除污泥后,上清液流至集水池(9);经二沉池(8)沉淀收集的污泥排入第一集泥池(14)后,由泵输送至污泥脱水机房(15)进行脱水处理;
步骤六、经集水池(9)收集后污水,其中一部分提升至氮磷吸附床(10),将污水中剩余的氮磷吸附去除后排出;其中另一部分进入光催化降解反应器(12),在光催化剂的作用下,污水中难降解有机物得到去除,然后作为景观观赏用水回用;
在步骤三中,经高密度澄清池(6)澄清处理所得的絮体污泥经第二集泥池(17)后提升至厌氧污泥床反应器(18)进行厌氧发酵;
厌氧发酵产生的发酵液经菌藻共生反应器(19)去除甲烷及氮磷后,回流至曝气生物滤池(7),进行后续处理过程;
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经沼气净化处理房(20)进行脱水脱硫处理后,进入沼气储罐(21)储藏备用;
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渣进入第一集泥池(14)后,进行后继处理,用于制作磷肥,实现资源化利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低碳化深度处理与资源回收的工艺,其特征在于,菌藻共生反应器(19)中固定二氧化碳的 微藻后续用于提取生物油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低碳化深度处理与资源回收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所述组合絮凝剂包括氯化铁和生物絮凝剂;所述光催化剂包括改性BiOBr、TiO2中的一种或两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738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