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培训方法、装置、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及培训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96541.2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116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王科;梁睿;王子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移(上海)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中移智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20 | 分类号: | G06Q50/20;G06F3/01;G06T17/00;G06N20/00;G06V2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曹娜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浦东新区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培训 方法 装置 网络设备 终端设备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培训方法、装置、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及培训系统,涉及混合现实领域。该方法包括:接收目标设备的实体信息;根据所述实体信息,向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目标设备的设备模型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设备模型信息显示所述目标设备的设备模型;其中,所述实体信息是由所述第一终端或所述第二终端实时采集并发送的。本发明的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系统培训功能单一而导致培训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合现实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培训方法、装置、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及培训系统。
背景技术
在工业企业中,新员工上岗前通常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培训考核,以确保员工具备完成相应工作的能力。目前,绝大多数企业拥有多样化的生产线,且每条产线包含众多环节,不同环节所涉及的操作内容及方法复杂且不统一,这就造成了企业在员工培训环节需要花费大量成本投入,且由于培训无法有针对性地指导每一位新员工,导致培训效率和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以柴油发动机装配流程为例,柴油机由两大机构和四大系统组成,即由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润滑系、冷却系和起动系组成。其中,包括的主要配件有汽缸、活塞、排气门、曲轴同步带轮、进气管等,还包括大量的螺母、螺栓、垫片等细小零配件,因此粗略估算一台柴油机需组装的零部件可达成千上万个,可见柴油发动机的装配是一个异常复杂的工作。此外,在柴油发动机装配过程中,缺失任何一个微小组件都可能导致发动机产品安全风险的提高,而由于柴油发动机造价成本极高,每产出一个不合格品都会给企业带来至少几十万的损失。
因此,如何在减少培训成本的同时提升培训质量和效率,保证生产安全,是所有工业企业目前亟待解决的痛点之一。
随着混合现实MR技术是虚拟现实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该技术通过在虚拟环境中引入现实场景信息,能够在虚拟世界、现实世界和用户之间搭起一个交互反馈的信息回路,以增强用户体验的真实感。因此,MR不仅提供新的观看方法,还提供新的输入方法,并且能够将所有方法相互结合,从而推动创新。MR技术在实现时,需要一个能与现实世界各事物相互交互的环境,其关键点在于与现实世界进行交互,以及信息的及时获取(如果一切事物都是虚拟的就是虚拟现实VR;如果展现出来的虚拟信息只能简单叠加在现实事物上,就是增强现实AR)。
MR技术中,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识别跟踪、人机交互是混合现实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SLAM技术是MR设备对环境进行感知及定位自身所处空间相对位置的最基础、最核心的技术;识别跟踪是基于三维空间信息,对其中某一物体进行追踪的关键技术;人机交互是使用者与MR设备之间进行指令、信息互通的核心技术。目前,较成熟的人机交互方式包括:触控、语音和手势等,未来还由可能通过眼球、脑电波等方式直接操控MR设备。
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感知环境中的物体,MR技术的应用常常伴随着机器视觉(Computer Vision)技术,而机器视觉是人工智能中正在快速发展的一个分支。简单来说,机器视觉就是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等技术,让机器具备自主识别的能力,从而实现特定动作的自动触发。一般情况下,使用者可利用MR终端拍摄图片、视频等内容素材,并通过无线传输网络将拍摄到的素材上传至云端或相应的业务管理系统,系统基于机器视觉能力对采集到的内容素材进行识别分析,再将分析的结果或待触发的虚拟内容回传至MR终端进行呈现。
目前,虽然可以借助AR眼镜与传感器,实现培训内容的可视化呈现以及自主考核,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培训考核系统缺少多人协作功能,学员只能依靠预设的培训内容进行学习,在遇到复杂问题时,无法与老师、或其他学员进行协作;需要借助外部传感器配合完成设备状态的监测,对于类似柴油机装配的场景,无法自主判断装配结果是否完成且合格;缺失员工考核环节,无法判定员工在培训后是否具备上岗作业能力。总之,现有技术的培训功能单一,导致培训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移(上海)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中移智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移(上海)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中移智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65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电转换装置
- 下一篇:半导体存储器结构及其形成方法